甘肅幼兒園鉛中毒事件,查清“毒源”是關鍵
近日,甘肅天水市麥積區一所幼兒園出現兒童鉛中毒事件,引發全社會關注。7月3日,當地衛生健康局通報稱,涉事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幼兒血鉛異常。兒童家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地有關部門曾於7月3日向家長通報,初步判斷幼兒園提供的三色棗發糕、玉米腸卷添加劑超標。
幼兒中毒牽動家長的心,也牽動着全社會的心。究竟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真相到底是什麼?目前事件仍在調查中。但不管怎樣,查清“毒源”是關鍵一步,也是事件處理的第一步。
據上游新聞報道,事發前一段時間,該園多名幼兒出現噁心、腹瀉、腿疼、肚子痛等症狀。截至目前,僅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至少有70名幼兒血鉛超標。他們均來自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家長表示,在西安就醫期間,他們接到天水市相關工作人員口頭通知,孩子的血鉛檢查結果正常,但均未看到紙質或電子版檢驗單。
另據相關專家表示,血鉛(人體血液中鉛的含量)升高,95%以上是吃進去的。由於兒童吸收鉛的能力比大人高,只要吃進去一點點鉛,血鉛就‘噌’地上去了。醫學研究也表明,兒童血鉛超標可能引發一系列身體和神經系統異常,嚴重者可能出現智力發育遲緩、貧血、肝腎功能受損、癲癇發作乃至腦病,其危害不可小覷。
孩子到底是吃了什麼中毒的?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兩地檢查結果又爲何存在差異?除了給孩子治病外,這些疑問同樣也盤亙在家長和公衆心裡。目前,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已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
給真相一點時間,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以詳細權威的調查以及透明有力的處置,給家長和全社會一個交代。與此同時,還應深刻反思,補上漏洞,用嚴格的制度、嚴密的監督,扎牢校園餐的安全籬笆,讓孩子們吃得健康也吃得放心。
上游新聞評論員 龍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