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AI零樣本抗體 改寫新藥研發邏輯(朱玉昌)

由OpenAI投資,聚焦分子設計與新藥研發的初創公司Chai Discovery,6月30日正式發佈第二代AI模型Chai‑2。(圖/美聯社)

這是一場足以改寫人類健康壽命的AI藥物研究,突破了科學家前仆後繼未能攻克的醫療技術困境,讓醫藥領域迎來破解各種疾病的曙光。由OpenAI投資,聚焦分子設計與新藥研發的初創公司Chai Discovery,6月30日正式發佈第二代AI模型Chai‑2。這個模型,是一座橫跨生物學與計算科學的橋樑,可以在原子層次上重構藥物未來的「分子設計引擎」,科學家200年來日思夜想的成果,終於在Chai‑2手上實現。

Chai‑2技術核心,是一種零樣本抗體(De novo)的多模態生成式AI模型,它無需依賴過去任何抗體資料,也不需高通量實驗來碰運氣,只要輸入一個目標抗原的結構資訊,那怕無先例的新抗原,Chai‑2都能產出一整組抗體結構,成功機率高達16%至20%。對應傳統抗體樣本命中率不到0.1%,其命中率提升了百倍以上。

傳統藥物開發的抗體樣本設計,是以「試錯」爲主,科學家需從成千上萬的候選分子中,靠實驗一個一個篩選,成功率極低,Chai‑2不再依賴過往經驗與實驗,完全從零開始,並根據結構邏輯直接生成全新抗體。Chai‑2是由經驗導向轉爲計算設計導向,從碰運氣的發現轉向可預測的創造,因此,這已不是增量式進展,而是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令人驚歎的,這些數據非紙上談兵。Chai‑2已經在52種從未被設計過的抗原實驗中,成功地爲過半數(26種)以上找到有效結合物(binders),其中針對五種「迷你蛋白」(miniprotein)目標的設計,命中率更高達68%,且親和力達到極高的皮摩爾等級(picomolar,一般用縮寫pM表示,是測量分子濃度單位,系形容抗體或藥物對標靶的結合強度,其值越低越好)。這些都已經過實驗室實證,且研發速度上,從電腦設計到實驗驗證,不需數月,只要兩週。

傳統抗體藥物開發,不僅昂貴、耗時,且充滿不確定性。開發一個有效抗體往往需投入數百萬美元與好幾年的時間,重點是,這些嘗試大多以失敗告終。但 Chai‑2,僅需幾小時設計,再加上兩週即可驗證功能,成本與時間壓縮至難以置信的程度。過去仰賴經驗與反覆試驗的模式,如今轉爲一種可精準工程化的過程,這就是AI所帶來的分子科學新紀元。

它的潛力不僅止於效率與成本,最爲關鍵的,它打開了過去被認爲是「不可藥」(undruggable,指傳統方法難以針對,幾乎無法開發出有效藥物的蛋白質靶點)的蛋白目標之門。像是 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爲一種由免疫細胞分泌的蛋白質訊號分子,是人體內一種非常重要的細胞激素,在免疫反應、炎症反應、細胞死亡等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這類結構平坦、難以成爲藥物靶點的分子,在Chai‑2的演算法下也找到可行的抗體結合點。這代表Chai‑2並非只是加快了現有藥物的開發,而是擴張了科學家可以開發的藥物宇宙。

目前,Chai‑2成果已初步指向四大醫療應用領域:「感染性疾病」、「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及「結構挑戰性靶點」。在抗病毒領域,它有潛力針對變異病毒株快速生成中和抗體,對於像COVID‑19等傳染病提供先發制人的反應力。在癌症治療方面,它能設計針對腫瘤特異性抗原的新抗體,進一步推動癌症免疫療法。在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中,它能對特定自體抗原進行精準干預,有機會發展出具免疫耐受性的創新療法。至於那些過去已被科學家放棄的平坦結合面蛋白質(Flat binding interface proteins,指表面缺乏明顯凹陷的蛋白質,使藥物或抗體很難與其結合,在傳統藥物設計上被視爲難以成藥的目標),Chai‑2也正展現它的破局能力。

從Chai‑2的問世,可以預見,科學將不再是苦熬數十年的嘗試,而是理性、可複製的設計。AI不僅在改變醫療技術,更在重寫人類與疾病的關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就曾預言,AI將顛覆藥物研發,重新形塑製藥業,甚至,我們很快就能吃到AI研發出來的藥物。現在,這場變革正在我們眼前發生。

過去,科學界面對分子,只能「拍照」理解它的樣子。現在,可以像運用繪圖軟體那樣在原子層級編輯、設計、創造全新的抗體分子。Chai‑2帶來的編輯靈活性與創造力,是生物分子世界的一場工具革命。它讓科學家能在原子層面進行設計、修正、生成,如同設計師在螢幕上拉出一筆筆線條,精雕細琢地構築一個完美的分子。在不久後的世界,「疾病」不再是被動等待解藥的命運,而是透過設計來主動對抗的目標。

當然,AI製藥之路還需經過嚴謹的臨牀測試、安全性評估與監管驗證,但Chai‑2讓人類首次見到,一條從病症發現到藥物生成僅需數週的可行道路。人類醫療在AI輔助下,不只是建構一個加速的醫療系統,更在定義下一代具有智慧、快速、精準、可預測的醫療本質。此後的抗體、疫苗,甚至抗衰老藥物,都可能源於這樣的模型。

AI當下醫療技術的突破,雖無法保證人類可以因此獲得永生,但,從這一刻起,延長生命、改善健康、攻克不治之症,不再是夢想,而是科學家手中可以操控的現實。

(作者爲資深文化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