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確定拆除!交通團體怒批不尊重交通專業 預告明天北市府抗議

北市府今天拍板,將於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北市政府將於9月13日移除公館圓環並改造成正交路口,過往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填平,但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指出,圓環設計應先嚐試以成本較低的標線標誌改造,再做車流評估,但北市府卻說出「劃設導引線對交通安全改善無用」的離奇說法,不僅不重視交通專業,也忽略道路標線標誌重要性,爲此,聯盟明天將至北市府前抗議。

臺北市交通局今拍板確定將於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填平地下公車專用道,工程將分兩階段進行,共計65天,施工作業避開上下班尖峰時間,預計11月下旬完工。

但北市議員苗博雅批評,先前公聽會中民團討論出有效的標線改線方案,能改善同側擦撞,但遲遲未給議員回覆,今天市府突襲式、沒有溝通就要強硬執行。

苗博雅質疑,尤其地下公車專用道,交通局說有6成公車不會遇到紅燈,「那4成的公車要等幾秒?」很多市民都問難道副市長李四川要填完地下道,交通搞一團糟,留着市民在路面搭公車塞車,屁股拍拍就要去新北市選舉嗎?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說,聯盟於多次的市府會議及會勘中不斷表明,現行的圓環設計仍有改善空間,無論是各路口的行人空間改善或汽機車行車動線問題,應嘗試以成本較低的標線標誌改造使其成爲進步的現代圓環,並且以改善後的現代圓環重新做車流評估,以免填平公車道將犧牲弱勢用路人和學生權益。

聯盟批評,但今天北市府上午一場臨時記者會,批評民團提出的方案改善效果有限,甚至以「劃設導引線對交通安全改善無用」而不予參考的離奇說法,令人完全無法認同,對於北市府這樣不重視交通專業,且忽視道路標線標誌設置重要性的立場,表達嚴正抗議。

聯盟強調,北市府只願在「出環」時劃設導引線,不願在「入環」時增設導引線,一開始用路人就不知如何選擇車道,到了出環時才發現選擇的車道錯誤,只能「硬切」出去,現今的北市府如此倒因爲果,跟過往他們所接觸過的北市府交通主管機關有很大的差異。

聯盟表示,北市府以不信任標線爲理由,強硬拆除圓環和填平公車地下道,這樣先射箭再畫靶的政策決策方式,不僅不尊重地方居民的意見表達和用路需求,也不符合科學原則,龐大成本更是浪費民脂民膏,還影響學生等公車使用者的權益,造成交通更加壅塞。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憂心,政治不應凌駕交通專業,若北市府爲了公館圓環竟可捨棄過往的道路標線設計原則,那未來北市府是否也會以這樣的面貌來面對其他交通問題。爲此,聯盟將在明(28日)向北市府表達抗議的聲音,傳達標線標誌與各式導引線並非對交通毫無用處。

北市交通局釋出施工,公館圓環將改爲四岔路口。圖/北市交通局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