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智狂補鋅?醫示警恐成雙面刃:加速腦退化
醫師表示,從牡蠣等天然食物來補充鋅,是守護大腦最安全的方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家都希望不要失智,也不要得帕金森氏症。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鋅是身體裡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特別是在腦袋,能幫助記憶、情緒跟學習,但研究發現,補充過量反而可能中毒,增加腦部退化疾病的風險,建議優先從天然食物來補鋅,例如吃2、3顆牡蠣,就能補足一天的鋅需求。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有人問他是否要吃鋅,腦袋纔不會退化?其實鋅就像大腦健康的雙面刃,少了它腦細胞容易出問題,多了它,反而可能推動腦袋走向退化。
張家銘表示,鋅在腦袋像守門員,幫助記憶、情緒跟學習保持順暢,濃度正常時,鋅會幫忙清掉多餘的自由基,減少發炎,一旦濃度太高,鋅就會和α-突觸核蛋白結合變成有毒纖維,它們會卡在腦細胞,慢慢破壞粒線體,導致腦細胞失去能量與凋零,這也是帕金森氏症、路易體失智症的關鍵病變。
張家銘表示,很多人聽到鋅和大腦健康有關,就去買保健品,但鋅不是越多越好,天然食物纔是最穩當的來源,牡蠣、南瓜子、腰果、全穀類、黑巧克力,都是好選擇,這樣的補充方式,比較不會一下子過量,也能搭配其他營養素。
張家銘表示,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膳食營養素攝取建議,男性一天約需15毫克鋅,女性爲12毫克,成年人一天的攝取上限是35毫克,長期過量攝取,就可能干擾其他礦物質代謝,甚至帶來中毒風險。
張家銘表示,日常生活中吃2、3顆牡蠣,大約就能補足一天的鋅需求,一小把南瓜子約30克,含有2.5到3毫克鋅,若飲食已經包含海鮮、堅果,再額外吃高劑量保健品,就很容易超過上限,讓飲食多樣化,平衡攝取,纔是守護大腦最安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