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風險加速!營養師示警:6習慣正默默破壞大腦
▲美國營養師提醒,六個習慣會悄悄傷害大腦。(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隨着高齡化時代來臨,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如何保護大腦、延緩認知退化成爲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美國營養媒體《EatingWell》近日整理多項研究與營養師建議,點出「晚上6個壞習慣」可能悄悄傷害大腦,並提供簡單易行的護腦秘訣。營養師強調:「遺傳和年齡無法控制,但生活習慣能決定你腦袋老不老!」
1. 晚餐配飲料?含糖飲傷腦又增炎
根據研究,每週飲用7杯以上含糖飲料,失智風險顯著提高。營養師指出,糖分會引發慢性發炎與胰島素抗性,進一步損害神經細胞。營養師建議:用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的「克非爾」(kefir)取代手搖飲或汽水,不僅補充營養,還可能延緩大腦退化。
2. 睡前一杯酒?恐破壞深層睡眠
雖然紅酒有助放鬆,但睡前飲酒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你淺眠、夜醒次數增加,影響腦部排毒過程。營養師建議:改喝洋甘菊、薰衣草或羅伊布斯花草茶,有助入睡且不擾亂神經系統。
3. 晚上喝咖啡,睡意全消
咖啡因會讓你神經亢奮、入睡困難。研究建議,睡前8小時應避免攝取咖啡、能量飲或高咖啡因運動補充品。營養師建議:晚上想喝熱飲,選擇無咖啡因草本茶最安心。好睡眠能幫助大腦清除β‑澱粉樣蛋白,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關鍵!
4. 冷凍食品、外送超方便?小心高鈉傷血管
加工食品鈉含量偏高,會降低一氧化氮濃度、引發腦部發炎,還可能阻礙血流供應。營養師建議:晚餐選用新鮮食材,搭配香草、檸檬、無鹽調味料取代鹽巴,美味又護腦!
5. 晚上吃黑巧克力當宵夜?小心睡不好
黑巧克力雖然健康,但含有咖啡因與可可鹼,可能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傷害認知功能。營養師建議:可改吃含天然褪黑激素的「櫻桃冰淇淋」,既解饞又助眠。
6. 吃太晚、吃太飽,害你夜裡輾轉難眠
睡前大餐會讓腸胃過度工作、影響入睡,長期恐損及記憶力與學習力。營養師建議:最後一餐應安排在睡前2~3小時完成,選擇富含纖維、健康脂肪與蛋白質的輕食最理想。
此外,營養師也建議,想讓大腦更年輕、遠離失智可以從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着手,像是多攝取莓果、深綠葉菜與核桃等抗氧化食物、實行結合地中海與DASH飲食精華的MIND飲食法,補充肌酸(需先諮詢醫師),以及每週累積150分鐘的快走、瑜珈、騎車等中等強度運動,都能有效減少發炎、促進血流,強化大腦認知力。想防失智,從傍晚5點開始做對選擇,就是爲大腦儲值青春能量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