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全年化!臺大醫示警秋冬恐「雙病毒夾擊」 兒少腦病變風險高

▲李慶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臺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流感疫情有全年化趨勢,根據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8月爲止,上半年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量不但是兩年前同期的2倍,且夏季全國呼吸道病原體檢出資料中,流感病毒陽性佔比20%。感染科權威、臺大醫師黃立民今(20)日示警,今年秋冬流感殺傷力較強的A型流感H3N2病毒株恐迴歸,和H1N1病毒株雙重流行,讓重症死亡風險升高,尤其兒童因流感併發腦炎、腦病變的比例高於成人,疾呼要接種疫苗進行防範。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臺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說明,國內流感疫情不同於疫情前,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夏季流感,有全年化趨勢。另監測顯示國內2022年到2024流感一直以A型流感H1N1爲主,過往經驗一個病毒株流行超過三年,其他病毒株就可能反撲。

「目前最擔心A型H3N2在秋冬可能流行」黃立民表示,如果該年度主要流行H3N2,疫情就會比較嚴重。他推測,若今年秋冬A型雙病毒株共同流行,將提升整體重症與死亡風險,尤其在免疫較弱的兒童青少年中更需警覺。

黃立民分享,流感併發症雖以肺炎最爲常見,但兒童因流感產生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如腦炎、腦病變)的比例高於成人,且病程變化快速,容易被忽略。根據美國CDC最近一次流感季監測資料中,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流感死亡個案有13%爲流感併發腦炎或腦病變;近15個流感季監測更發現,其中又以2至11歲佔比最高。觀察兒少流感併發腦炎及腦病變死亡個案中,超過一半(54%)是沒有任何可能導致重症的風險因子的健康孩童。

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由於兒童免疫系統較弱,遭受流感侵襲的風險是成人的5倍,,且感染後重症或需住院的機率顯著高於成人。統計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流感住院者,有近7成(67%)未接種過流感疫苗,2成住院後需進一步至加護病房治療。

黃立民也提到,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出現「免疫負債」,一般來說兩三年應該要還完了,但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還有「免疫竊盜」,因爲感染新冠讓大家免疫力比疫情前還要差,何時纔會恢復還不清楚。

不僅於此,邱政洵強調,兒童及青少年在家中傳播流感病毒的風險是成人的2倍,容易形成「家庭→社區→家庭」的連鎖傳播,進一步把病毒帶到老年人或慢性病者身邊,造成嚴重醫療負擔,尤其是開學後羣聚風險上升,加上可預見的秋冬流感病毒來襲,家長應儘早安排打疫苗。

黃立民指出,10月即將開打流感疫苗,鼓勵學齡前兒童、學生、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羣都該踊躍接種疫苗,今年除了傳統注射型疫苗,國內也首度引進供2至17歲兒童青少年使用的鼻噴式流感疫苗,但目前僅供自費接種。

黃立民指出,鼻噴疫苗國外經驗可讓害怕挨針兒童和青少年提高接種意願,研究顯示保護力比針劑久、噴入鼻腔時能誘發鼻腔黏膜抗體,這是流感自然感染途徑,防範造成感染。

至於鼻噴流感疫苗是否會評估納入公費,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流感疫苗都已經決標,會依照原規劃進行;而包含兒少鼻噴流感疫苗和年長者高劑量、佐劑流感疫苗,都還在蒐集資料進行評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