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蛋防退化 減少腦內毒蛋白 失智風險大降47%

雞蛋含有豐富的膽鹼、Omega-3脂肪酸,被認爲有助維護腦部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雞蛋是平價又優質的蛋白質食物,最新研究發現,吃雞蛋還有助於預防大腦退化,每週至少吃一次蛋以上的老人,可能能降低約47%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而且常吃蛋的老人,大腦內的異常的毒性蛋白質,例如「β-澱粉狀蛋白」和「Tau蛋白」的累積,都明顯比不常吃蛋的人低。

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PO文指出,美國Rush大學以1024位的長者爲受試者,平均年齡爲81.4歲,這些人在調查開始時,都沒有認知退化的診斷,受試者被要求詳細回答他們的日常飲食,並在接下來的平均6.7年間追蹤他們的健康狀況。

韋恩指出,結果顯示,有280人、即27%的受試者,在追蹤期間發展成阿茲海默症型的失智症,然而,每週至少吃一次蛋以上的受試者,與不常吃蛋的人相比,疾病發展風險低了約47%。

韋恩指出,研究小組檢查了578名受試者的腦部,並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經常食用雞蛋的人,其大腦內的異常蛋白質,例如「β-澱粉狀蛋白」和「Tau蛋白」的累積較少。這類毒性蛋白質在腦內聚集,恐會對神經細胞產生傷害。

爲何常吃蛋有助降低失智症風險?韋恩指出,研究團隊認爲關鍵可能是雞蛋裡的「膽鹼」這種營養素。膽鹼是神經傳遞物質乙醯膽鹼的原料,已知與記憶、學習和專注力等有深刻的關聯,膽鹼對於維護腦細胞膜的結構,也是不可或缺的。

韋恩指出,雞蛋尤其是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膽鹼,1顆雞蛋就可以攝取約1天所需量的25%。此外,蛋黃還含有Omega-3脂肪酸,這也被認爲對維護腦部健康有益。至於擔心蛋裡的高膽固醇,而不敢吃蛋的人可能過慮了,最新研究顯示,飽和脂肪酸纔是提高膽固醇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