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防失智!研究:腦內毒性蛋白降6成 黃金時間曝

研究發現,規律運動可望有助清除腦內毒性蛋白,改善失智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防失智未必只能靠藥物。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讓失智小鼠運動2個月,小鼠腦內兩種毒性蛋白能有效降低,其中最令人害怕的類澱粉蛋白,甚至能降低約6成,且讓這些小鼠再做迷宮測試,也發現牠們的記憶力變好,證明大腦病變真的有改善,建議要防失智,每週至少要運動150分鐘,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都可以。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最近大家都知道有藥能打針清除類澱粉蛋白(Aβ斑塊),這是失智症裡最有名的「毒瘤」,越堆越多,腦袋越壞,但穩定運動,也可望消除這些壞東西。

張家銘表示,2025年《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讓阿茲海默症小鼠每天跑輪子,跑了兩個月,結果發現這些小鼠原本腦內的磷酸化tau蛋白,這些導致神經細胞死亡的毒蛋白減少了35%。。

張家銘表示,而所有人都害怕的類澱粉蛋白,研究也發現規律運動能有效降低,在腦內海馬體少了60.4%,皮質少了57%,這些堆積越多,失智越快,穩定運動卻能讓這些毒蛋白悄悄被大腦清掉。

張家銘表示,研究最後也證實,這些失智小鼠在運動後,做迷宮測試,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明顯變好,睡眠也變好,原本白天亂跑、晚上睡不着行爲改善了,這雖然是小鼠的研究,卻清楚告訴我們穩定運動,是腦袋的保養,可望減少失智兩大核心病變tau蛋白與類澱粉蛋白堆積,連記憶力都能拉回來。

張家銘表示,想預防、改善失智,建議每週做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都可以,這不只是爲了健康,更是爲了以後的腦袋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