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只影響隔天精神!美研究:慢性失眠恐加速腦部老化、提高失智風險
▲美國梅約診所研究顯示,中高齡若長期失眠,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更快,MRI與PET掃描更發現腦部已有早期損傷與類澱粉斑塊堆積,恐提高未來失智風險。(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你有失眠困擾嗎?日本網站《TRILL》文章分享,長期「睡不着」不僅會讓白天精神不濟、工作表現下降,最新研究更指出,它可能讓大腦老化速度加快。
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在2025年9月10日於《Neurology》期刊發表研究指出,中高齡族羣若長期受慢性失眠困擾,隨着年齡增長,不僅記憶力、思考力下降得更快,腦部也出現更多與老化相關的物理性變化。研究顯示,失眠並非單純的情緒或睡眠問題,而是攸關長期腦部健康的重要因素。
失眠讓大腦提早「老」3.5歲
研究團隊針對美國明尼蘇達州2750名50歲以上、初期無重大神經與精神疾病的長者進行長期追蹤。根據醫療紀錄,若在至少間隔30天以上的診斷中被確認患有失眠症,即歸入「慢性失眠」組;其餘則爲「非失眠」組。最終共有443人屬於慢性失眠組、2307人屬於非失眠組。
所有受試者皆定期接受包括記憶、語言、執行功能及空間認知在內的認知測驗,以計算並追蹤「認知健康分數」。結果顯示,慢性失眠組的整體認知分數下降速度,明顯快於非失眠組,且在研究期間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CI)或失智症的風險高出40%。這相當於大腦老化提早3.5年。
尤其中、長期既有失眠又自述睡眠時數減少者,在研究開始時就顯現較低的認知分數,顯示腦部可能早已出現傷害。
MRI、PET掃描揭示腦部變化
進一步針對部分受試者進行MRI與PET腦部影像檢查,發現慢性失眠且睡眠時數偏短的人,大腦中出現更多小型腦部損傷(通常與腦血流異常或小血管病變有關),這些細微損傷被視爲腦部老化及失智高風險的早期警訊。
PET檢查則顯示,這羣人腦中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類澱粉斑塊」累積量更高,其影響程度甚至可與帶有阿茲海默症高風險基因APOE ε4的狀態相提並論。這意味睡眠障礙不僅牽涉腦血管健康,也可能與神經退化疾病相關蛋白質的堆積息息相關。
有趣的是,若屬於「雖有失眠但睡眠時數足夠」的人,則較少觀察到上述損傷與蛋白質堆積,顯示睡眠的「質」與「量」都會影響腦部健康。
藥物使用仍需更多研究
研究也觀察了安眠藥的影響,結果未顯示藥物使用會加速認知衰退或腦部結構改變。但由於未進一步分析劑量與用藥期間,學者強調仍需後續研究釐清藥物長期使用對腦部健康的影響。
專家提醒:改善睡眠品質刻不容緩
研究團隊指出,慢性失眠不只是睡不好或心情煩躁,更可能加快大腦老化並提高未來失智風險。專家呼籲,中高齡族羣若長期失眠或睡眠不足,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檢視並改善睡眠品質,才能延緩認知功能退化、守護腦部健康。
參考文獻
Chronic insomnia linked to faster cognitive decline and brain aginghttps://www.psypost.org/chronic-insomnia-linked-to-faster-cognitive-decline-and-brain-aging/
Associations of Chronic Insomnia, Longitudinal Cognitive Outcomes, Amyloid-PET, and White Matter Changes in Cognitively Normal Older Adults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