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油陷發炎風暴 專家教用4種油:改善腦霧

營養師建議,家庭用油可優先以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堅果油爲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常覺得疲累、焦慮、腦霧、記性差,有可能是身體正在慢性發炎。營養師劉怡裡表示,發炎根源可能來自每天吃的油,建議家庭用油少用易讓身體發炎的大豆油、玉米油或葵花油,以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堅果油爲主要用油,若選是使用混合油,建議放冰箱測試,若會結塊,代表飽和脂肪酸較多,恐傷心血管,就不宜多吃。

劉怡裡在《TODAY健面聊》節目中指出,現代人外食比例高,不管是吃自助餐、炒飯、炸排骨,餐飲業者所使用的大多是大豆油、玉米油或葵花油,這些油是Omega-6脂肪酸較高的油,雖然也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但是Omega-6吃多了,就可能造成身體慢性發炎。

劉怡裡表示,我們希望Omega-3與Omega-6,攝取比例是1比1,Omega-3來源主要是魚,既然外食已吃了很多Omega-6的油,建議若要吃魚,儘量挑選秋刀魚、蝨目魚、鯖魚,這些魚的Omega-3含量比較多,可減少身體慢性發炎的情況。

家裡烹飪用油要如何選?劉怡裡表示,首要就是儘量是植物油,因爲我們吃豬肉、雞肉時,已經有動物性油脂,再用豬油等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太高。

接下來是如何挑植物油?劉怡裡建議家庭用油不要再選大豆油、玉米油或葵花油,因爲外食已經吃太多了,再吃可能讓身體慢性發炎,讓人常覺得疲累、焦慮、腦霧、記性差,可優先選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堅果油,交替輪流使用。

劉怡裡表示,有些家庭主婦會說吃橄欖油、苦茶油等吃膩了,可否挑選混合油?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別挑到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要如何判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倒一小杯油放進冰箱,如果油裡有結塊,代表飽和脂肪酸高,這對心血管不好,就不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