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清淡仍脂肪肝 醫揭恐吃錯1類油:陷發炎風暴
有些人因基因變異,在吃進葵花油等植物油,身體即處發炎狀態,讓肝臟更易囤積脂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爲了減重、追求健康,有些人會刻意吃素,卻發現還是有脂肪肝。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這可能是因吃太多澱粉、太少蛋白質,血糖和胰島素一直處在高檔,因此產生脂肪肝,另有研究顯示,有些人因基因變異,吃進葵花油、大豆油、亞麻仁油等植物油,身體就會開啓「發炎工廠」,讓肝臟更易囤積脂肪。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基因醫師張家銘」PO文表示,有些素食者體重正常、飲食清淡,肝臟卻堆滿脂肪,吃素不是問題,但素食可能會吃進太多澱粉、太少蛋白質,肝臟就容易出事。
張家銘指出,很多素食者三餐主角是白飯、麪條、地瓜、山藥,再加上香蕉、葡萄、果汁,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跟果糖,吃太多,血糖和胰島素處在高檔,久而久之肝臟就會囤積脂肪,且很多素食者豆腐、豆漿等蛋白質吃太少,沒補上植物性蛋白粉、堅果,結果是肝臟沒有足夠材料處理脂肪,脂肪就只好卡在肝細胞裡。
張家銘指出,2024年康乃爾大學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一篇研究,發現一個叫rs66698963的基因變異,特別容易出現在長期茹素者身上,這個變異會讓身體裡的FADS1跟FADS2基因代謝速度變快,吃進去的植物油像葵花油、大豆油、亞麻仁油,身體會更快把它們變成花生四烯酸,促使身體發炎。
張家銘指出,也就是說,民衆自己在吃健康油,結果身體卻開啓發炎工廠,進入慢性發炎狀態,這也會讓脂肪代謝更混亂,久了肝臟開始儲存脂肪,這類基因變異也會使身體轉換Omega-3效率變差,很多人吃奇亞籽、亞麻仁油自以爲有補到Omega-3,但身體其實根本無法有效轉換。
要如何健康吃素?張家銘建議做到以下4點。1.主食不要只吃白飯和麪,多吃全谷、藜麥、糙米。2.澱粉少一點,蛋白質補起來,例如多吃豆腐、豆漿。3.可以吃高油種子,但別過量,記得也補點藻油DHA。4.如果有家族病史、體檢紅字,考慮做個基因檢測,瞭解自己代謝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