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館圓環週六開拆 市府建監控平臺、公民團體號召抗議

北市府週六起將拆公館圓環、填平圓環下方車行地下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北市公館圓環13日凌晨開拆,下方公車專用道將填平,工期共65天,預估將出現交通黑暗期。交通局預估地下道公車將溢流到平面3線道,已成立聯合監控平臺,透過佈設CCTV視車流量調整紅綠燈秒數,呼籲用路人提早改道或改搭捷運,並會加強取締臨停。

周邊臺大、臺科大、臺師大等校學生,加上公民團體組成「守環行動:圓環大走讀」,反對拆除圓環並填平地下道,預告動工前每天中午12時街講,並於拆除前12日晚間發動抗議。

北市新工處昨說明,第一階段地下道封填工程44天,分成上午8時至晚間6時的日間時段,及凌晨零時至清晨6時的夜間時段,施工車輛於尖峰時段上午7時至9時、下午4時至晚間7時禁止進出工區及佔用車道。

第二階段拆除圓環地上設施及北側人行地下道地面出入口雨遮等,工期21天,採夜間施工,將佔用羅斯福路外側一線車道,日間不佔用車道。

新工處呼籲用路人配合提前改道,永和往臺北市區,建議永福橋替代銜接辛亥路;新店區往返臺北,建議於景隆街改由辛亥隧道銜接基隆路,若行經羅斯福路4段、5段與基隆路4段工區周邊,請減速慢行。

北市交通局統計,原行駛地下道的公車,上班尖峰雙向每小時分別爲116、97輛次,將溢流到平面車道,已成立平臺監控車流,除現場有員警指揮,交控中心也會視車流量調整紅綠燈秒數,監控範圍將擴大到新北新店端。

圓環拆除工程對當地交通造成影響,在地水源里長林全義認爲「什麼樣的交通配套都沒有用」,羅斯福路4段是3線道,封地下道佔1線道,剩2線道要擠300多輛車一定塞,還會造成新北市永和方向、新生南路回堵。

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填平的覆蓋工法確實更快、更有效益,封填地下道是避免工期延長到2年,也避免打基樁觸及捷運綠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