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通報涉預付式消費糾紛審理情況

北京西城法院通報涉預付式消費糾紛審理情況

環球網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倫

7月31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涉預付式消費糾紛案件審理情況,並介紹了相關典型案例。針對此類案件近年來出現的消費者舉證困難、責任主體認定複雜等特點,西城法院通過構建“示範裁判+類案調解”模式,促進糾紛實質化解,同時強化“立審執一體化”銜接,保障消費者勝訴權益得到及時兌現。

據介紹,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西城法院審理涉預付式消費糾紛案件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從2022年的804件,增長至2023年的1181件,2024年進一步增至1583件,2025年上半年收案已達892件,其中教育培訓類佔比30%、運動健身類佔比18%、美容美髮類佔比14%。

此類案件中,經營者“失聯跑路”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是引發糾紛的主要原因,服務質量不達標次之。此外,糾紛起因還涉及虛假宣傳、服務場所擅自變更等情形。消費者普遍存在證據意識薄弱、取證能力不足等問題,且雙方合同、消費記錄、剩餘費用等關鍵證據多由經營者留存,致使消費者在客觀上存在舉證困難。西城法院在審判環節發現,部分經營者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通過設立關聯公司、過度控制公司等方式規避責任,導致責任主體認定成爲案件審理的難點。

針對上述情形,西城法院加大對預付式消費案件的調研力度,明確法律適用標準,注重從系統上、整體上進行把握,確保案件裁判尺度統一,在日常工作中選取典型案件進行示範性判決,以典型案件處理引導類型案件調解,促進糾紛實質化解。此外,西城法院聯合基層調解組織、行業協會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開展調解員專項培訓,拓展多元解紛渠道。

在此次通報的典型案例中,西城法院通過裁判明確指出,關聯公司財務混同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辦卡時健身房隱瞞締約重要事實的構成欺詐,應向消費者支付懲罰性賠償;經營者未提供證據證明其提供服務的數量和價格的,人民法院可根據消費者主張結合案情作出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