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基金財源?國發會曝2大管道 外匯存底可「有償」用

主權基金財務來源爭議大,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22日)在立法院備詢指出,但她說依照國外經驗,我們可以有償方式使用外匯存底。(姚志平攝)

總統賴清德宣示成立主權基金,但央行持續反對直接無償撥用外匯存底。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22日)指出,因爲我們沒有石油自然資源,未來基金財務來源主要就是「外匯存底」或「財政盈餘」兩種。雖然央行反對無償撥用,但她說依照國外經驗,可以有償方式使用外匯存底。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處理關經濟部及國發會預算解凍案,立委關切焦點之一放在主權基金,立委謝衣鳳叩問爲何現在纔要提主權基金?高仙桂表示,過去沒辦法是設立是基金來源沒共識,但現在是設立好的時機,面對美國關稅新政等國內外經濟情勢,加上我們有很好財政基礎、外匯存底,主客觀環境評估可以做基金研議這件事。

經濟部長郭智輝也認同,說雖有臺杉基金、國發基金可對創新企業投資,但不能投資海外,可是AI最大研發應用市場在美國,企業市場多在海外,現在設立國家主權基金是一個非常合適時機。

立委關心主權基金財源?高仙桂說,財源還在討論當中,根據國際經驗有好幾種,但是生產資源像是原油我們沒有,因此可能就是財政盈餘或外匯存底。可立委謝衣鳳質疑,央行認爲不應該無償使用外匯存底。高迴應不只無償,有償也是型態之一,其他國家有用有償來運外匯存底。

所謂有償運用,是指政府須向央行購買外匯,而非直接挪用。財政盈餘提列當基金,則不符預算使用慣例,外界認爲必須要有專法。

有關我國主權基金定位,高仙桂說明,各國基金有的是財務型,主要讓國家財富提升,也有策略型,以強化國家產業競爭力爲目的,當然還有兩者混和型,就看主權基金設計目的。至於旗下國發基金,現在就屬策略型投資,以扶植產業創新轉型爲主。

立委詢問那以後主權基金是否主外(海外投資),國發基金主內(創新投資),她說內外之別也不能這樣說,都還在討論,等行政院定案。

謝衣鳳憂慮,之前主權基金無法設立,是民衆怕政府給授權如果賠了或發生弊案。郭智輝認爲,現在有專業投資者,經驗非常豐富,只要設立法令,有專責管理機構,都可確保主權基金營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