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基金錢從哪裡來?國發會提發公債買匯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韓國主權財富基金韓國投資公司 (KIC)都是政院現在納入參考的方向。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間主權基金的資金籌措來源
總統賴清德宣佈成立主權基金,行政院加快腳步召集跨部會討論細節。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7日說明,會中討論到主權基金籌設的基金規模、資金籌措方式,設立專法、專責單位等,考慮的選項包括有償給付動用外匯存底,亦也能由政府發行具自償性的特別公債,以不計入財政負債爲準。
針對外界高度關注財源籌措,上週財委會央行副總裁嚴宗大及財政部部長莊翠雲均提出看法。
央行建議由財政部發債、財政部撥款、財政部出資三方式,不宜由外匯存底「無償撥用」。莊翠雲則說,財政部對主權基金財源籌措責無旁貸,但須先考慮主權基金成立規模要多大,以及稅收是否足以支應,且超徵稅收應優先還債。
至於高仙桂提及的自償性特別公債,是指發行公債的發行機構及發行目的有包含未來資金使用/投資可以創造固定收益,如發債興建高速公路,未來過路費收入即自償收益。現國際間最流行數據資料中心的建設,其產生的算力是未來最大的市場需求。
高仙桂說,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韓國主權財富基金韓國投資公司(KIC)都是政院參考的方向,籌資部分爲能對外匯存底提供有償給付,參考GIC作法,即新加坡財部發行星幣特別公債。目前行政院討論的發行公債模式,以能產生自償性收入爲優先。
至於發債的利息安排,高仙桂指出,正研究GIC是以固定利率或公債標售時的市場利率定價?均會納入我國主權基金籌資時的參考,都在研議中;而若動用四大政府基金,也要符合基金法定的資金用途,不任意改變基金的用途,會尊重其主管機關。
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上週五曾主持主權基金籌設相關會議,召集國發會、中央銀行、主計總處、財政部等共同討論,圍繞在各單位向立法院提出的相關報告。高仙桂說,針對主權基金設立專法、成立專責單位,與會部會首長都持一致的看法,但尚未作成由國發會擔任主管單位的決定。
卓揆最後裁示,由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以行政院政務委員身分,就主權基金的資金規模和籌措方式,和財政部等相關財經部會協商。針對6月初應會有結果一事,高仙桂說,上週會議沒有談及確切的設立時間,下次會議時間尚未定,各部會均應允儘速辦理。
(相關新聞見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