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佈上半年投訴熱點:老年消費陷阱頻現 三類誤導行爲亟待規範

北京商報訊(記者孔瑤瑤)8月6日,中消協發佈202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95971件,同比增長27.23%,解決509655件,爲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2億元,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諮詢33萬人次。

老年消費陷阱頻現成爲投訴熱點。當前,部分不法商家針對老年人羣體設置消費陷阱現象層出不窮,且形式不斷翻新、手段更加隱蔽。一是互聯網宣傳誘導陷阱。一些無良商家通過在網絡上發佈"走路賺錢""免費領紅包"等宣傳語吸引老年人點擊,隨後跳轉免密支付自動扣款收取"會員費";二是線下會銷欺詐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促銷""免費贈送"或"健康講座"的幌子,在農村及城鄉接合部進行營銷,向老年人兜售"三無"產品、劣質商品或冒用知名品牌名稱的假冒產品,並以遠高於實際價值的價格進行銷售;三是直播虛假宣傳陷阱。一些不良主播利用老年人信息識別能力較弱、健康焦慮心理等特點,在網絡直播間進行虛假宣傳,將普通工藝品包裝爲"古董收藏品"、將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宣傳爲"包治百病"的神藥等,誘導老年人高價購買。

中消協指出,老年消費環境的好壞,不僅關乎消費安全,更是社會公平與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建議相關部門強化精準化消費教育,面向老年羣體開展"短、實、新"的防騙宣傳教育,提升其識騙防騙能力。呼籲子女加強與老年人溝通,主動協助識別高風險廣告或直播內容。建議有關部門推動建立涉老消費重點監管清單,對直播間虛假宣傳、網絡誘導點擊扣款、農村會銷亂象等加大查處力度。相關直播平臺加強對商家資質和商品的審查,優化廣告展示邏輯,避免向老年用戶定向推送高風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