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屆四中全會登場 聚焦科技自主 半導體、AI、量子為重中之重

中共四中全會將審議「十五五」規劃,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路透)

中共20屆四中全會今(20)日登場,預計將審議十五五規劃(2026至2030年)建議文件,爲大陸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定調。

專家分析,十五五規劃將聚焦科技創新、綠色轉型與民生福祉,「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爲首要目標。在美中爭霸大背景不變下,未來五年必持續加大追求科技自主,避免受制於他國,尤其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等領域。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副所長吳佳勳指,十五五規劃建議的政策方向,可從近期人民日報於9月30日至10月7日連續刊出八篇署名文章窺見端倪。

文章坦言大陸經濟面臨大循環阻礙、企業經營困難與房市波動等挑戰,後續將以高品質發展推動內循環、產業升級與科技自主,同時強化對外開放。

吳佳勳研判,十五五規劃可能強調國家安全與中共黨的領導;推動科技自主與中國式現代化;提振內需消費並改善民生,前期側重穩增長與抑制無序競爭,並持續推進綠色低碳與數位化轉型。首先圍繞國家安全與維繫中共領導,將國安納入經濟、科技、社會、資訊、法律及治理等領域,涉及制度設計、科技突破與戰略性資源配置。其次,未來五年必持續加大追求科技自主,避免受制於他國。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表示,當前大陸面臨的挑戰已轉向軟性問題,尤其是生產力、內需市場與科技研發。

張弘遠指出,科技研發「卡脖子」問題是十五五規劃重點,在全球競爭與美中科技對抗下,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太空及電動車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將透過各省部委自主規劃與國家資源整合,形成「百花齊放、逐鹿中原」的佈局。

彭博指,北京承諾將透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科技創新、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推動經濟成長並確保現代化成果更公平共享。

路透稱,北京當前面臨房地產低迷造成的通縮壓力、消費者信心受挫及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市場關注北京如何在產業政策與內需刺激間取得平衡,同時考慮新版「中國製造2025」對高端科技的推動。

瑞銀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指,十五五規劃預計延續十四五多數目標,降低碳排放強度,推進城鎮化、創新、民生與環保;隱性GDP增長目標可能下調至4.5%至5%。並聚焦反內卷、統一大市場、提升居民收入與完善社保,同時關注對外開放、企業出海與財稅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