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大姚縣總工會推動多元化解勞動爭議
原標題:雲南省大姚縣總推動多元化解勞動爭議
2024年11月11日,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工會+法院+檢察+人社+司法行政”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接到了一份來自大姚縣勞動爭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委託書”,委託該中心爲一位楊姓工人與原企業的勞動爭議案進行調解。
據大姚縣總工會勞動法律部負責人董建華介紹,前一年的6月12日15時30分許,楊師傅在施工現場工作時,不慎被塔吊所吊之鋼筋撞傷左腿,之後,被鑑定爲傷殘八級,楊師傅向原所在建築企業提出了支付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各項總計314802元費用的要求,但原企業不願意支付,雙方發生爭議。
“爭議雙方都有律師介入,爭議最大的問題是楊師傅要求支付5萬元的護理費,全部賠償費要24萬元,企業只願意賠付18萬元。”
董建華建議楊師傅走“工會+法院+檢察+人社+司法行政”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調解的路子,最大限度爲楊師傅爭取好處。經過工作人員近5個小時的調解,11月19日,爭議雙方以企業總計賠償楊師傅19.8萬元達成調解協議。
“之前,我已經6次分別找他們做了工作,有所鋪墊。”董建華說。
據瞭解,大姚縣的勞動爭議聯合調解,是以工會爲核心,聯合有關司法業務部門採取“一對一”“面對面”“零距離”等工作模式,逐一與這些部門從職能職責、工作流程等方面進行商討,分別研究會商“工會+法院”“工會+檢察院”“工會+人社”“工會+司法行政”如何緊扣部門職能職責有效銜接開展工作,各盡所能層層化解勞動爭議糾紛。
“在這些工作之後,我們就在縣總成立了‘工會+法院+檢察+人社+司法行政’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大姚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燕說,“司法機關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能有效幫助我們化解勞動爭議糾紛。”
“去年,我們共調解勞動爭議糾紛案件9件,爲職工挽回經濟賠償40多萬元,有效促進了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她說。(陳昌雲)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