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青山區總工會建立“仲裁+工會”訴前調解聯動模式 打造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平臺

來源:中工網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玉波

“沒想到這麼快就拿到了有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徹底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某工地務工的王先生深刻感受到了“仲裁+工會”的便捷高效服務。

在此之前,王先生與原工作單位因拖欠工資發生糾紛,投訴至青山區人社局勞動保障維權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決定通過“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前調解工作室,開展調解工作。

經過工作人員的釋法說理,雙方最終達成5月底前支付拖欠工資協議,爲保障後續支付效力,工作人員及時與仲裁無縫銜接,置換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調解書,單位逾期不支付可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這是青山區總工會“仲裁+工會”訴前調解聯動機制創新實踐的生動縮影。

2023年4月,青山區總工會創新建立“仲裁+工會”訴前調解聯動模式,在青山區仲裁院建立了“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訴前調解工作室,由區人社局、區總工會、區工商聯、區司法局分別派出導訴員,組建專業隊伍輪值開展導訴工作,爲前來辦事的職工羣衆做好仲裁立案及調解立案引導、材料接轉、法律釋明等服務;聘請29名勞動爭議領域律師、仲裁員等專業人士作爲調解員並納入專家庫,律師由區人社局聘用,區人社局和總工會共同管理,引進律師事務所入駐調解工作室,爲申請仲裁的當事人提供免費諮詢、調解等服務。

調解工作室自運行以來,已調處勞動爭議案件200餘件,爲職工挽回經濟損失達5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