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DeepSeek開源架構重構AI生態;Kimi自然增長驗證技術實力
人工智能領域近期迎來技術突破與應用生態的雙重變革。DeepSeek聯合北京大學、華盛頓大學發佈硬件優化稀疏注意力機制NSA,通過創新架構顯著提升長文本處理效率;同時,其開源戰略與騰訊等企業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術落地。國內應用市場呈現分化趨勢:騰訊元寶接入DeepSeek模型後下載量激增,而月之暗面旗下Kimi則在自然用戶增長驅動下調整市場策略,反映出技術能力對市場競爭格局的深遠影響。
一、技術突破驅動產業升級
稀疏注意力機制重塑長文本處理範式
DeepSeek提出的NSA(NativeSparseAttention)技術,通過三並行分支架構(Token壓縮、選擇、滑動窗口)與可學習門控機制,實現全局與局部注意力的動態平衡。其中,壓縮分支捕捉粗粒度全局信息,選擇分支篩選關鍵稀疏單元以降低計算量,滑動窗口則保留局部語義連貫性。硬件層面,基於Triton框架的內存訪問優化方案,結合組共享KV數據與高帶寬HBM/SRAM協同計算,使稀疏注意力推理效率提升顯著。
開源生態加速技術擴散
DeepSeek宣佈開源5個經過生產環境驗證的代碼庫,覆蓋模型訓練、部署等核心環節。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企業技術門檻,還推動NSA等創新技術快速融入行業生態。例如,民生證券指出,NSA在長上下文任務中的優異表現將激發算力需求從訓練向推理轉移,青雲科技、潤建股份等企業已推出與DeepSeek深度耦合的算力解決方案,推動產業形成“硬件-算法-應用”閉環。
算力行業迎來結構性機遇
據財聯社分析,DeepSeek與微信等頭部應用的合作持續放大推理算力需求,疊加NSA技術對算力成本的優化,算力行業正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層迎來全面升級。國泰君安進一步強調,NSA技術突破或成爲AI產業鏈價值重估的關鍵推手,尤其是硬件廠商與解決方案商將受益於技術規模化落地。
二、應用生態重構競爭格局
騰訊元寶驗證技術整合價值
騰訊元寶接入DeepSeek-R1後,單日下載量突破30萬次,並躍居蘋果中國區免費榜第二名。這一成績表明,技術性能提升直接驅動用戶體驗改善與市場熱度增長。此外,微信搜索小範圍測試DeepSeek-R1後,用戶需求遠超資源供給,進一步倒逼騰訊加速模型能力與流量入口的整合。
自然增長成爲競爭新指標
月之暗面收縮Kimi市場投放預算,轉向依託自然用戶增長策略。搜索資料顯示,Kimi在DeepSeek引發的AI熱潮下用戶量顯著攀升,驗證了模型性能對用戶吸引力的核心作用。這一現象促使行業重新評估市場策略:技術實力取代單純營銷投入,成爲應用爆發的關鍵變量。
跨領域合作深化技術滲透
醫療、金融等領域的技術融合加速。例如,瑞金醫院與華爲發佈的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覆蓋90%常見癌種及罕見病診斷,標誌着AI在垂直場景的深度應用。與此同時,阿里AIToC業務啓動數百人規模招聘,聚焦多模態模型與AIAgent開發,反映企業對技術落地的長期投入決心。
(注:本文數據及觀點均來源於公開資料,不涉及投資建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