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觀察:Manus突破AI Agent技術;DeepSeek推動算力需求激增

2025年2月,通信行業指數上漲2.67%,表現優於上證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但弱於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這一趨勢背後,AI技術的快速迭代與算力需求的爆發成爲核心驅動力。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在2024年同比增長20%,達到3213億美元,AI模型的擴展加速了雲計算的普及。同時,國內企業級ICT市場在2024年實現11.7%的同比增長,出海、雲計算、AI及算力部署構成增長核心引擎。

Manus技術突破重塑AIAgent生態

多智能體架構推動產業升級

Manus憑藉其多智能體協同架構與動態任務調度引擎,在AIAgent領域實現技術突破。該系統將複雜任務拆解爲可執行步驟鏈,並調用工具完成全流程交付,標誌着AI從“推理工具”向“自主執行體”的跨越。山西證券指出,Manus單任務運行成本僅爲同類產品的10%,其低門檻特性加速了智能體應用的商業化落地。

算力需求呈數量級提升

Manus的普及對算力消耗提出更高要求。由於智能體任務非標準化、模型模塊複雜及數據處理量激增,單任務算力需求可達傳統推理模型的百倍以上。中銀證券分析稱,AIAgent的爆發將帶動算力租賃、高端交換機及光模塊等基礎設施需求持續增長。頭部雲廠商如阿里雲已與Manus展開合作,計劃基於國產模型和算力平臺實現全功能部署,進一步推動國內算力自主可控進程。

技術融合加速行業應用

Manus的技術突破不僅限於效率提升,更推動了跨行業應用的拓展。例如,金融、政務、法律等領域的雲端AI服務加速落地,而阿里雲推出的通義千問QwQ-32B模型與Manus的協同,爲消費級顯卡部署智能體提供了可能。光大證券認爲,這一技術融合將催化智能駕駛、機器人等場景的迭代,AI應用的增長斜率有望顯著提升。

AI驅動智算中心升級與終端變革

從通算到智算的基建轉型

生成式AI對算力的需求推動國內數據中心向智算中心升級。政府主導的八大算力樞紐和十大中心建設加速,IDC預計2023-2028年我國服務器和存儲投資年複合增長率達24.3%。同時,雲計算部署模式在企業級IT市場中的佔比持續提升,存量客戶擴容與互聯網客戶全量上雲成爲趨勢。

終端智能化進程提速

DeepSeekR1模型的低成本高性能特性,正重塑終端設備生態。華爲、OPPO等廠商接入DeepSeek後,終端設備的自然語言處理與多模態推理能力顯著增強。IDC預測,未來五年國內PC、平板及智能手機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0%-2.6%,AI驅動的交互升級與自動化控制成爲關鍵賣點。銀河證券指出,端側AI應用的普及將帶動AI眼鏡、AI手機等新品加速推出,進一步拓展消費電子市場空間。

雲邊協同與算力網絡優化

在算力資源佈局方面,我國已形成“國家樞紐節點—區域集羣—城市邊緣”三級架構,但跨層級協同仍需加強。政策層面強調統籌推進“萬兆光網”部署與算力中心建設,以滿足AI時代對泛在接入能力的需求。天風證券分析稱,頭部雲廠商的算力租賃收入有望隨AI應用落地快速增長,而國產顯卡推理性價比的提升,爲訓練與推理混合負載場景提供了更優解決方案。

(注:本文僅陳述客觀事實與行業趨勢,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