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額再創新高 ETF助力構建“長錢長投”生態|ETF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2024年,ETF市場取得長足發展,在證券市場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2025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ETF規模將持續擴大,有望繼續貢獻市場主要增量。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境內上市非貨幣ETF共1006只,資產規模達3.56萬億元,產品數量、資產規模均創歷史新高,股票型ETF資金流入超萬億元,非貨幣ETF佔股票市場流通市值比重由2023年底的2.72%提升至4.58%。其中,深市新上市ETF規模合計達到1778億元,佔兩市新上市總規模的比例爲51.6%。

同時,隨着ETF產品數量和規模的不斷增長,ETF交投活躍度持續提升。2024年,國內ETF總成交額合計37.69萬億元,非貨幣ETF總成交額達31.46萬億元,分別比2023年增長36.7%和55.6%。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深交所不斷推陳出新,持續豐富寬基ETF產品線,先後推出一批中證A50、中證A500、創業板50、深證100和創業板中盤200ETF。持續加大市場服務力度,連續組織召開ETF市場高質量發展生態大會,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ETF海報展活動,並推進國際化進程,做好產品全生命週期監管服務,持續優化流動性服務商機制,推動深市ETF市場高質量發展。

ETF成交額再創新高

國內ETF市場迎來跨越式發展。總規模達到第一個萬億元歷時17年,實現第二個萬億元歷時3年,而突破3萬億元僅歷時9個月。

截至去年年底,境內上市ETF共有1033只,總規模達到3.72萬億元。其中,深滬兩市ETF(非貨幣)產品數量爲1006只,較2023年底淨增加145只,合計資產規模爲3.56萬億元,較2023年底增加1.72萬億元,增幅93%。ETF佔股票市場流通市值比重由2023年底的2.72%提升至4.58%,在證券市場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

隨着市場對指數投資認知度與認可度的提升,場外指數基金投資逐漸升溫,基金管理人也在積極佈局場外ETF聯接基金。截至2024年底,境內市場832只股票ETF中,近七成的ETF設立了聯接基金。ETF聯接基金總數達639只,規模合計6414億元,同比增長64%。2024年新成立的ETF聯接基金共164只,新發規模合計1044億元,是2023年發行規模的6倍。

ETF成交額也再次創出新高。2024年,國內ETF總成交額合計37.69萬億元,非貨幣ETF總成交額達31.46萬億元,分別比2023年增長36.7%和55.6%。深交所最新發布的《ETF市場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2020年至2024年,A股ETF成交額佔股票成交額由3.4%穩步提升至6.2%。從日均換手率來看,2024年ETF日均換手率爲6.32%,整體流動性顯著優於股票及債券。

同一時期,ETF成爲了各類增量資金進入市場的重要通道‌。從資金流向情況來看,ETF市場資金淨流入高達11480億元,相較於2023年同比增長126%;非貨幣ETF整體資金淨流入11979億元,相較於2023年同比增長108%,資金淨流入實現翻倍。其中,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超萬億元,達10057億元。

受益於2024年債券市場表現強勁,債券ETF規模出現顯著增長。截至2024年底,債券ETF共20只,覆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地方政府債、信用債等產品,規模合計1740億元,較2023年底增加938億元,增幅117%。其中,存量產品規模增長909億元,新發產品規模29億元。

平安基金公司債ETF基金經理王鄖表示,債券ETF的發展正處於從慢車道進入快車道的切換狀態。在2023年,全市場債券ETF的總規模還低於1000億元,但在2024年末規模已迎來崛起之勢,債券ETF的資產規模接近1800億元。這種迅猛發展的狀態在債牛環境下還將持續演繹,預期2025年的債券ETF規模仍有可能出現千億規模以上增長。

在王鄖看來,隨着養老、社保、年金以及公募FOF基金等資管產品開始更多配置ETF,以債券ETF作爲佈局市場的投資工具,到時個人投資者對債券ETF的關注度和持倉趨勢,可能同樣也會提升。

助力構建“長錢長投”生態

春節前,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等金融監管機構推出了一系列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新政策, 明確了中長期資金入市硬指標,並在建立適配長期投資的考覈制度、投資政策、市場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針對性制度安排。

1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持續豐富指數基金產品體系、加快優化指數化投資發展生態、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

記者獲悉,《行動方案》是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舉措之一。主要目標是,推動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加快構建公募基金行業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協同發展、互促共進的新發展格局;強化指數基金資產配置功能,穩步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爲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指數化投資高速發展,有望成爲中長期資金入市重要渠道。指數化產品是推動資本市場穩健運行、加速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助力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工具。

華創證券分析師徐康認爲,在《行動方案》的指引下,我國指數化產品矩陣有望進一步擴容,相關機制也將逐步完善。在滿足大衆投資理財需求的同時,還有利於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更好服務於“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