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一月”:酒精危害大,從癌到兩百病
您是否應該通過“無酒一月”的挑戰來開啓新的一年?
專家稱,儘管過去認爲適度飲酒對心臟有好處,但更優的研究方法卻否定了這一觀點。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大學加拿大物質使用研究所所長蒂莫西·奈米博士表示:“少喝酒是一種更健康的好辦法。”
酒精在體內會分解成一種被稱爲乙醛的物質,它會損害您的細胞,並且阻止細胞自我修復。這就爲癌症的生長創造了條件。
納伊米表示,如果人們遵循政府的飲食指南,美國每年或許能夠避免數千人死亡。
這些指南建議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兩杯,女性每天飲酒不超過一杯。
週五,美國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博士呼籲對現有的衛生局局長有關含酒精飲料的健康警告標籤進行更新,將癌症風險納入其中。
他的提議需要得到國會的批准。
“當您思考是否喝酒以及喝多少酒的時候,請記住,就癌症風險來說,喝得越少越好。”穆爾蒂週五在社交媒體平臺 X 上寫道 。
適度飲酒有益健康這一觀點源自不完善的研究,這些研究依據人們的飲酒量對不同羣體加以比較。
通常,這種衡量是在某個時間點進行的。並且,這些研究均未隨機安排人們飲酒或者不飲酒,所以無法證實因果關係。
奈米表示,報告適度飲酒的人往往教育程度更高、收入也更高,而且更易於獲取醫療保健。
“事實證明,當你對這些因素進行調整時,好處往往會消失,”他說。
另一個問題:大多數研究沒有包括年輕人。因酒精相關原因死亡的人中,幾乎有一半在 50 歲之前死亡。
“如果你研究的是那些活到中年、沒有因爲某個問題戒酒、也沒有成爲酗酒者的人,那這是一個非常有選擇性的羣體,”奈米說道。“這給適度飲酒者營造出一種有好處的表象,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統計錯覺”。
其他研究對酒精有益的觀點提出了挑戰。這些研究將具有使飲酒不愉快的基因變異的人與沒有該基因變異的人進行比較。
攜帶這種變異基因的人往往很少喝酒或者根本不喝。
各國的指南存在很大差異,但總體趨勢是倡導減少飲酒量。
英國、法國、丹麥、荷蘭以及澳大利亞最近審查了新的證據,並降低了他們的飲酒建議。愛爾蘭將從 2026 年起要求在酒精上貼上癌症警告標籤。
“由於有大量證據表明酒精與 200 多種健康狀況存在關聯,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損傷,科學共識已經發生了轉變,”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的酒精問題區域顧問卡琳娜·費雷拉 - 博爾熱斯說。
納伊米曾在一個諮詢委員會任職,該委員會希望把美國男性的建議飲酒量降低到每天一杯。這一建議在 2020 年聯邦建議出臺時被予以考慮但遭到了否決。
“有最有力證據支持的簡單信息是,就健康而言,如果你飲酒,越少越好,”納伊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