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TAIWAN」大阪世博落幕!以臺灣之名登世界舞臺展現軟實力
儘管無法以「臺灣」之名參展大阪世博,但透過豐沛且創新的文化行動,讓「We TAIWAN」響徹大阪市中心。(圖/文化部)
文化部舉辦的「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今(20)日圓滿閉幕,期間38組藝文團隊帶來129場次活動,活動在VS.、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童書之森3個實體場域吸引20萬人次參與,線上遊戲「a-We TO GO」更累積近7萬玩家人次。
無法在世博園區出現的「臺灣」之名,透過這次活動在大阪市中心高高飄揚。日媒《每日新聞》報導中提到「沒有『臺灣』的世博會,被軟實力包裹」。
代表臺灣「包容、彈性、韌性及帶點溫柔」形象的a-We角色,從5月開始宣告臺灣參與世博盛會。
民衆對於「We TAIWAN」活動的熱情支持,也常讓表演團隊感動地溢於言表,新勝景掌中劇團3天戶外演出皆遇雨神拜訪,但衆多觀衆仍到場並觀賞全程演出。(圖/文化部)
臺灣團隊帶來最多元的活動內容,從開放報名就迅速額滿的熱潮,到活動結束獲得的回饋,許多人驚訝於臺灣文化科技的進展。體驗完《黃翊與庫卡》「口述影像」版的日本觀衆說,不管聽得到或聽不到、看得到或看不到的人都能享受。
線上許多粉絲分享以活動爲主題的二創漫畫、a-We插畫與手作作品。VS.的《臺灣光譜》展覽第3週週末開館前出現長長排隊人龍。百年古蹟中央公會堂的管理單位也說,「We TAIWAN」善用各種空間做不同展演,讓整個公會堂被打開,觀衆的流動使得整個空間活絡起來。
文化科技展演製作行政總統籌吳季娟表示,策畫執行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與嚴謹的日本人溝通,但當聽到公會堂承辦人說「希望你們明年再來,我們會準備好迎接你們」時,就像一起走上山頂看見美麗風景。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有別於文化奧運是「應援」運動場上的賽事,「We TAIWAN」主動迴應世博主題。透過跨域、跨尺度的展演向世界介紹臺灣,這個過程也是臺灣建立文化主體性的機會。
狠劇場的沉浸式作品《放開你的頭腦》,將百年古蹟大阪中央公會堂轉變爲華麗的大型舞廳。(圖/文化部)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We TAIWAN」帶給日本及世界全面性、全新的臺灣文化體驗。臺灣文化不再是任何世界文明的附庸,昂然挺立,代表臺灣人的智慧和打拚精神。
雖然在大阪市中心的「We TAIWAN」已畫下句點,但8月26日至28日每日下午5點到6點,9組臺灣表演藝術團隊將以「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前進世博夢洲會場Pop-Up Stage North,向世界再次發出友誼之聲。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
活動日期:2025年8月26日(二)至8月28日(四)
活動會場:世博夢洲會場Pop-Up Stage North(需購買世博門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