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TAIWAN」in大阪世博 臺灣繪本、虎姑婆默劇征服日本親子

野孩子肢體劇場演繹的《虎姑婆》除喚起在日臺人的童年回憶,也讓日本大小朋友透過默劇認識臺灣童話故事。(圖/文化部)

文化部主辦「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上週末熱鬧開幕。活動邁入第2周,核心展覽「臺灣光譜」持續在VS.空間展出。位於中之島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築空間「童書之森」,同步推出「臺灣繪本、佮意啦」展覽,打造別具風格的親子共讀場域,引起日本大小朋友高度共鳴。

「臺灣繪本、佮意啦」書區的半圓形態,打造宛如被臺灣文化溫暖擁抱的氛圍,一旁也擺設「We_TAIWAN」手冊,方便探索更多精彩活動。(圖/文化部)

展場展出50本臺灣經典繪本,涵蓋原住民、民間故事、生活、食文化、宗教、藝術工藝與自然7大主題,每本皆附日文翻譯,方便日本觀衆閱讀。現場觀察發現,不少日本家長使用翻譯App陪孩子共讀,有人感動表示「每一本都有日文故事,太驚喜了」。

展覽除靜態展出,星期五至星期日加碼演出野孩子肢體劇場的「默劇演出-虎姑婆」,以及巴雀藝術「室內樂feat.讀繪本」,讓平面創作成爲現場演出,增添互動與溫度。

《虎姑婆》是臺灣家喻戶曉的兒歌,也是多數人童年陰影之一。這次由野孩子團隊搬上舞臺,將王家珍、王家珠版《虎姑婆》改編爲默劇,藉由肢體與表情演出,讓日本觀衆拋開語言隔閡。

劇情描述寶妹獨自在家,等待姑婆來照顧,路上的姑婆被變身成虎姑婆的老虎精襲擊,虎姑婆假扮姑婆來到寶妹家,企圖吃掉她,最終在老鼠贈送的3個錦囊幫助下,寶妹擊退虎姑婆,結局溫馨。

「野孩子肢體劇場」在童書之森帶來「默劇演出—虎姑婆」,詼諧逗趣的演出吸引大小朋友的目光。(圖/文化部)

演出現場,日本小朋友與演出互動感十足,有孩子原本對老虎面具感到害怕,演員靈機一動發出「喵」聲,瞬間拉近距離。默劇形式也讓家長邊看邊爲孩子講解,如同「立體繪本」現場說故事。

現場氣氛熱烈,當老鼠攻擊虎姑婆時,全場跟着模仿發出唧唧聲,虎姑婆逃跑時更歡聲雷動。童書之森館長伊藤真由美表示,《虎姑婆》與《小紅帽》情節類似,日本觀衆並不陌生。她相信這個「可愛又有點恐怖」的故事,會深受日本小孩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