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TAIWAN關西世博登場 布袋戲、文學之夜展現臺灣多元魅力

TAIWAN PLUS臺日新風市集匯聚超過百攤的臺灣味,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也開啓挖寶行程。(文化部提供)

「文學之夜」邀集日本作家、譯者、學者等文學界人士共襄盛舉,即使對於野孩子肢體劇場演出的《虎姑婆》故事並不陌生,但仍直呼好恐怖。(文化部提供)

新勝景掌中劇團特別在演出前,以《伏魔英雄帖之再現白光劍》部分角色戲偶與觀衆互動,一幕幕都成爲文化交流的最佳風景。(文化部提供)

新勝景掌中劇團戲偶角色間精彩的對手戲,與九天民俗技藝團精湛鼓藝互相交織,讓現場掌聲綿延不斷。(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舉辦的「We TAIWAN臺灣文化in 大阪.關西世博」自8月2日開幕以來,活動進入第二週,今(9)日登場的《伏魔英雄帖之再現白光劍》,以科技光雕投影結合傳統布袋戲,吸引大量觀衆;現場同步舉行「TAIWAN PLUS臺日新風」市集,百攤臺灣特色攤位讓大阪中之島充滿人潮。

晚上壓軸的「文學之夜」,爲明日開展的「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暖場,參與者包括2023年日本翻譯大獎得主三浦裕子、長期推廣臺灣文學的下村作次郎、魚住悅子、駒込武,以及作家棲來光、吉田瑠美、臺灣作家朱宥勳、張嘉祥等。日本出版、學界與文化界人士也齊聚交流。

旅居臺灣10多年的日本作家棲來光特地出席。她表示,從陳澄波等前輩藝術家作品到象徵臺灣韌性的a-We形象,都讓臺日關係更緊密。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則說,「We TAIWAN」展現臺灣多元與包容,這份力量來自朋友的支持與信仰守護。

「文學之夜」由民謠張雅淳以月琴談唱開場,隨後野孩子肢體劇團演出「繪本里的野孩子」,以歡樂童趣的方式,呈現臺灣獨特的故事與熱情。曾入圍金曲獎並獲金典獎的「裝咖人樂團」則融合民俗與搖滾,展現當代創作能量。

布袋戲《伏魔英雄帖之再現白光劍》爲新勝景掌中劇團在疫情期間集結全臺劇團推出的作品。大阪演出邀請九天民俗技藝團現場擊鼓,並由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新竹五洲真吉祥掌中劇團、臺中聲五洲、蕭孟然掌中劇團、南部偶手餘伏龍等操偶師聯手演出。

團長朱勝珏與弟弟朱祥溥一武一文,負責操偶傳承與科技創新,他們特別加入日文字幕與口譯,以及「扮仙戲」互動橋段,戲偶招財童子與進寶郎君現場撒糖果,讓觀衆感受臺灣熱情。

演出前舞臺已吸引大批觀衆等候,前場演出的艾拉還與布袋戲偶即興互動,帶來驚喜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