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主權基金財源哪裡來?國發會:參考 GIC、KIC 模式

臺灣將成立主權基金,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7日表示,若動用外匯存底將主要參考鄰近國家,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GIC)、南韓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韓國投資公社(The Korea Investment Corporation,KIC)等,例如新加坡的主權基金是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公債籌措。

高仙桂表示,關於臺灣主權基金財源的討論,大致有三管道:外匯存底、歲計賸餘、發債,但若動用外匯存底,會採有償方式。

總統賴清德宣示要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臺,未來主管機關、基金規模、基金財源、投資標的皆備受關注。高仙桂指出,上週行政院長卓榮泰已召開相關會議,央行、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財經部會都有列席,針對基金規模與籌措來源共同討論。

高仙桂表示,外傳主權基金的籌措來源可能是財政盈餘、外匯存底,甚至是四大基金等,都要經過協調後才能決定,目前都是未定,不過對於將成立專法,這部分各部會已有共識,但尚未決定未來的主責單位,會中決議暫由國發會主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是以行政院政委身分來與各部會協商。

此外,針對外傳主權基金最快6月定案初步架構,並向賴總統報告。對此,高仙桂表示,會盡速召開下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