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構建就業育人生態

本報訊(記者 葛仁鑫)“工作氛圍很好,已經基本適應職場的節奏了。”近日,四川大學藝術學院2025屆碩士研究生周鑫健談起工作近況,語氣裡透着愉悅。他已入職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藝術學背景使其在品牌宣傳、活動策劃等工作中富有創意。

對四川大學的學生們來說,“週五職通車”並不陌生。從2021年起,該校針對專業分佈廣、畢業生人數多等特點,推出分行業、分性質、分類別的“週五職通車”供需見面會,持續推動求職學生和用人單位精準對接。面向2025屆畢業生,四川大學舉辦了國企央企、行業骨幹、醫藥衛生、碩博專場等“週五職通車”專題雙選會32場,像周鑫健一樣受益的學生還有很多。

與此同時,爲推動2025屆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四川大學舉辦線下宣講會近1500場,雙選會近200場,吸引超8000家用人單位進校,10萬餘人次參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校外學生佔比約40%,形成就業的“共享大市場”。

暑假期間,該校還舉辦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離校不離心,服務不斷線”“畢業不散場,就業不斷線”等線上雙選活動,在崗位供給上持續發力。

在這個“共享大市場”中,就業崗位的“量”與“質”是關鍵,而學生如何選擇和規劃也同樣重要。四川大學強化就業指導,面向2025屆畢業生開展了行業大講堂、就業指導講座、選調生備考服務、朋輩分享等就業指導活動,覆蓋學生2萬餘人次。

張君是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7月底將正式入職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此前準備找工作時,她還有些迷茫。從同學口中得知學校就有免費的就業指導後,張君預約了“簡歷門診”,在一個半小時裡,教師一對一輔導,“不僅講簡歷如何呈現這些求職技巧,還幫助我理清個人發展思路,作用特別大。”

“學校系統性構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通過資源整合和模式創新,形成‘需求導向、全員參與、全程覆蓋’的就業育人生態。”四川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若冰表示,下一步學校將持續深化校企、校地協同,動態優化就業服務矩陣,重點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崗位開拓,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同頻共振,讓更多學子在服務國家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24日 第01版

作者:記者 葛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