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領 雙創育人 陽光學院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
在中國高等教育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陽光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創四方園)爲依託,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創新性構建“一核驅動-四創融通-六維遞進”創新創業工作體系,將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育人模式,爲培養“新時代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理念創新:以“思政鑄魂”錨定雙創教育方向
陽光學院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爲雙創教育的根本遵循,突破傳統創新創業教育“重技能輕價值”的侷限,提出“思創融合”育人理念。通過挖掘創新創業過程中的思政元素,將家國情懷、工匠精神、社會責任等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在創新實踐中樹立“科技報國”“實業興邦”的理想信念。
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學院構建了“四有思政案例庫”,收錄“盲盒”驚喜課堂、創業團隊助力鄉村振興等典型案例30餘個,讓學生在案例學習中理解“創新爲了什麼、創業服務什麼”。《創意與創新》公共必修課作爲思政與雙創融合的載體,實現大一新生全覆蓋,課程獲評福建省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其“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可評估”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成爲全省創新創業課程思政的典範。
體系構建:"四創融通" 搭建全鏈條育人框架
陽光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以“思創-專創-科創-產創”四維融通爲抓手,打破學科壁壘與教育邊界,形成閉環式育人體系。
思創融合強化價值引領,通過邀請創業校友分享“誠信經營、回饋社會”的創業故事,組織學生參與紅色文創設計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等活動,將思政教育轉化爲創業動力。專創融合推動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深度嫁接,各二級學院結合專業特色開發諸如“AI+智能製造”“數字文創”等跨學科創業項目,讓專業知識成爲創新實踐的源頭活水。科創融合聚焦技術創新,依託省級以上科研平臺,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近三年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論文37篇,授權發明專利189項,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爲創業種子。產創融合打通校企協同通道,通過企業真實項目驅動,讓學生在解決產業痛點中提升創業能力。
平臺支撐:“六維遞進”構建全週期實踐生態
爲保障雙創教育落地見效,陽光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打造“平臺築基-課程學習-競賽實戰-項目孵化-產業對接-成果轉化”六維遞進式路徑,爲學生提供從創意到落地的全週期支持。
在平臺建設上,創四方園作爲集“產學研”於一體的實踐載體,已建成包括創客空間、孵化車間、產業對接中心等功能區的綜合性平臺,先後獲評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福建省產創融合教育實踐示範基地、福建省衆創空間、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福州市優秀人才驛站等12項國家級、省市級榮譽,每年接待國內外高校考察交流100餘次,成爲展示雙創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課程體系上,構建“通識築基—專創深融—實戰進階”三階段課程鏈。通識層開設《創意與創新》必修課,覆蓋全校新生;專創層開設“創業管理”“技術創新方法”等專業選修課;實戰層設置“創業沙盤模擬”“項目路演實訓”等沉浸式課程,形成層層遞進的能力培養體系,其中2門課程獲評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高校就業創業金課。
在競賽賦能上,形成“以賽代練、以賽促學”的良性生態。近三年學生累計斬獲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獎項1000餘項,其中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國賽銀獎、“挑戰杯”全國二等獎等國家級高水平獎項11項,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挑戰賽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競賽成果反哺教學資源庫建設,形成“賽事-教學-實踐”的閉環。
產創融合:打通從校園到市場的“最後一公里”
陽光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通過“政策扶持+專業服務+產業對接”三維發力,推動雙創成果落地生根。設立“陽光學院大學生創業基金”,累計投入資金500萬元,爲優質項目提供啓動資金;組建由法務、財務、運營專家組成的服務團隊,提供“一對一”創業輔導,形成涵蓋企業註冊、稅務籌劃、市場推廣的全流程服務清單。
創四方園作爲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89個,培育出年銷售額過億的徐振南、楊志龍等32位優秀創業校友。其中,2021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林菲團隊研發的“基於AIoT的膝關節康復輔助設備”經過3個月產業化調試,正式進入智能康復設備採購清單,實現了“實驗室成果-競賽獲獎-產業落地”的典型轉化。
此外,創新創業學院構建“創業導師工作站”,聘請68位企業家、投資人擔任校外導師,開展“創業沙龍”項目診斷會等活動,每年促成校企合作項目20餘個,形成“校園孵化-產業對接-社會反哺”的良性循環。
經過多年實踐,陽光學院雙創教育成效顯著:學生創業率連續五年居福建省民辦高校首位,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6.8%;創四方園成爲區域雙創教育標杆,先後被列爲福建省衆創空間、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不僅培養了一批兼具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人才,更形成了“思政引領方向、平臺支撐實踐、產業反哺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新範式。未來,陽光學院將繼續深化“一核驅動-四創融通-六維遞進”模式的探索,爲中國高等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貢獻更多“陽光智慧”。
(王蘋 林穎|編輯: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胡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