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良談關稅衝擊盤點藥品韌性 再拋「藥局供應網」構想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談關稅衝擊。(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行政院今日公佈「AI內閣2.0」強調加速行動、有感施政,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8)日談及首要任務,直接點名要審慎面對是關稅帶來影響,要盤點藥物供應、強化藥物韌性,其中最脆弱的是還在專利期進口藥品,已經盤點214項藥物,其中還有75至76項屬於必要藥物,爭取200億特別預算因應;另也正規劃建立藥品調度制度,提升社區供藥韌性。
石崇良今日上午赴行政院參與「行動創新AI內閣2.0」記者會,強調未來有很多問題、挑戰需要更加速去克服,會持續傾聽民衆、醫護人員還有產業界聲音,來積極迴應、解決問題、加速改革,落實健康臺灣國策願景,下午則與媒體見面,談未來施政方向。
被問到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石崇良直言在急診之外,就是審慎面對關稅衝擊藥物供應、藥物韌性問題。他強調,關稅議題變數還很多,但不能等到危機發生才準備,政府已在特別預算中編列約200億元,並盤點最脆弱、風險高的是仰賴進口還在專利期的進口藥品,初步有214項藥品,其中不容易替代的必要藥品約75至76項要優先守住。
石崇良也提到分散風險,對於即將屆滿專利的藥品,鼓勵國內學名藥或者生物相似性藥物進入市場,健保也透過修法鼓勵前兩家國內製造專利期剛過5年內的藥物,可有與原廠同樣覈價;對於國內製造品項不足三家的成分藥,就不調降藥價,必要時甚至能因原料成本調高藥價,以避免廠商退出市場,這些都是在提升藥物韌性。
石崇良也舉例,近期民衆最有感的就是胰島素供應吃緊,主要是因藥廠產線轉移,速效胰島素短期減產,雖然國內還有其他藥廠能供應,但反應太慢導致市場一度緊繃甚至出現控貨現象,還有一些藥物的安全庫存掌握度也要提升。
對此,石崇良拋出「藥局供應網」構想,目前正在和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討論,比照新冠疫情期間抗病毒藥物供應網,讓社區藥局之間能快速調度,避免病人跑遍藥局卻仍買不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