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應對所謂“對等關稅”衝擊:韌性與對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一場針對34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對等關稅”衝擊波,正在重塑A股產業鏈的估值邏輯。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一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稅。
這一政策迅速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震盪,A股市場在4月7日至10日的交易日內大幅調整,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下挫幅度相對較大,部分個股區間跌幅超20%。
但危機之中,一場從“被動防禦”到“主動突圍”的產業升級戰已然打響——通過產能外遷、技術卡位和供應鏈重構,中國企業正試圖在貿易壁壘的夾縫中開闢新路。
未來的關鍵在於,如何將短期壓力轉化爲長期動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構建更高效、更安全的產業生態。
汽車零部件:應對供應鏈“斷裂焦慮”
汽車零部件板塊是此次關稅政策衝擊的重災區之一。在4月7日至4月10日期間,該板塊跌幅超過10%的企業達151家。
其中,以2023年收入計(下同),東利機械、索菱股份、均勝電子、邦德股份、飛龍股份、安徽鳳凰、香山股份、愛柯迪、恆帥股份、亞普股份、星源卓鎂、雲意電氣境外收入佔比超過20%。
據瞭解,美國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的重要出口市場,特朗普政府擬對中國加徵關稅,將直接提高中國汽車零部件在美國市場的售價,削弱其競爭力。
更深層次的影響在於,汽車零部件行業高度依賴全球化供應鏈。關稅政策的出臺加劇了供應鏈的不穩定性,企業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等風險。同時,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面臨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的壓力,關稅政策的出臺無疑加劇了這一挑戰。
對此,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作出迴應。
道通科技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正積極利用自身的全球化運營能力,迅速採取應對措施,確保將關稅影響降到最低。公司已提前在部分低關稅國家安排部署,初步擬定在墨西哥新設工廠,相關選址方案正在充分評估和推進中。道通科技表示,預計可快速實現低關稅區域的製造產能部署。
瑞可達也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迴應,美國加徵關稅,會更有利於瑞可達海外工廠本地化生產和銷售,就近服務客戶,也更有利於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此外,瑞可達表示,公司會隨時關注國際貿易環境,保證瑞可達海外業務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萬通智控則表示,公司銷往美國的車聯網產品、TPMS產品,以及氣門嘴產品目前主要在海外生產基地生產,暫不受到中美之間關稅的影響。但近年來國際貿易政策和地緣政治多變,關稅政策存在不確定性,萬通智控將根據有關規定及時披露或提示重大政策影響。
消費電子:蘋果產業鏈突圍
消費電子板塊成爲本輪關稅衝擊的第二個風暴眼。4月7日至4月10日期間,70家消費電子上市公司股價跌超10%。
這背後是消費電子行業高度集中的對美出口依賴。
據統計,歌爾股份、英力股份、領益智造、恆銘達、拓邦股份、藍思科技、安潔科技、協創數據、茂碩電源、環旭電子、信音電子、共達電聲、漫步者等企業境外收入佔比超過20%。
而蘋果產業鏈面臨的挑戰尤爲嚴峻,歌爾股份、領益智造等蘋果供應鏈龍頭企業股價跌幅均超10%。
據TechInsights分析,以54%的稅率計算,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可能使得iPhone16Pro的硬件成本從當前的550美元增加約300美元,該機型(256GB版本)目前的零售價約1100美元。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消費電子上市公司積極應對,部分頭部企業通過全球化佈局加速產能轉移。
領益智造表示,公司已提前進行了國際化佈局,目前在全球擁有58個生產及服務據點及8個精品組裝基地,包括土耳其、巴西、印度、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集成商務、研發、工程、設計、製造能力,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實現生產本地化管理和產品全球化交付。
藍思科技表示,公司在國內外擁有9個研發和生產基地,包括位於越南、泰國、墨西哥的生產基地,以及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辦公駐點。公司通過從戰略上拓寬全球業務版圖,旨在使自身的製造能力與全球市場動態相契合,滿足國際客戶在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鏈需求,有效抵禦地緣風險,以及通過貼近客戶提供精密製造生產與服務,爲客戶優化供應鏈、物流、人力成本。公司已積累了較爲豐富的海外建設與運營經驗,在越南和墨西哥爲美國客戶批量出貨,未來計劃繼續擴大全球業務佈局,以鞏固公司在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增強供應鏈韌性,滿足客戶對精密製造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高端製造:隱形冠軍韌性抗衡
除汽車零部件和消費電子外,高端製造領域同樣受到關稅政策的顯著衝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光學光電子、電池、電網設備等板塊中,部分對美出口依賴度較高的企業股價承壓。
據統計,劍橋科技、開發科技、萊寶高科、康冠科技、艾比森、太辰光、水晶光電、珠海冠宇、贏合科技等公司境外收入佔比超過50%。
這些企業多爲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技術門檻高但市場集中,關稅成本的大幅提升可能擠壓其利潤空間,甚至影響全球市場份額。
在全球貿易壁壘高築的背景下,相關企業憑藉技術壁壘與全球化運營能力,展現出超預期的抗風險韌性。
對於美國加徵關稅所帶來的挑戰,光模塊領域上市公司劍橋科技表示,公司的全球化產能佈局發揮了關鍵作用,出口至美國的產品絕大多數由馬來西亞工廠生產,該基地未被納入徵稅範圍,因此不受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國內工廠輸美產品佔比較小,且相關運費及關稅成本大部分由客戶承擔,整體影響有限。
對於4月2日的“對等關稅”措施,除馬來西亞外,德國—波蘭生產基地貼近歐洲市場,可針對性服務區域客戶;北美生產基地已具備批量生產能力,能就近滿足北美客戶的本地化供應需求。相較於在越南、泰國設廠,公司馬來西亞工廠面臨的關稅水平相對更低,結合現有佈局,相關政策影響可控。目前,公司正與客戶保持溝通,共同探討應對新關稅措施的解決方案。
“儘管面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巨大挑戰,公司依舊實現了盈利提升、規模增長、毛利率上升以及淨利潤超額完成的佳績。過去一年,公司多個戰略項目成功落地,產品和市場結構持續優化,業務規模邁上新臺階,盈利能力不斷增強,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築牢了根基。” 水晶光電董事長林敏亦表示。
在4月10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水晶光電進一步披露了經營細節與未來規劃。據水晶光電財務總監鄭萍介紹:“公司各業務板塊銷售均呈現增長態勢,其中光學元器件業務和光學面板業務佔據主導地位。”
半導體/軟件:情緒波動漸平復
美國對華加徵“對等關稅”的衝擊波中,半導體和軟件板塊的反應尤爲複雜。儘管短期內部分個股受情緒面壓制出現調整,但行業基本面正顯現出與市場恐慌截然不同的韌性邏輯。
4月7日至10日,A股半導體板塊中,創耀科技、江波龍、中科藍訊等公司跌幅超過15%。同時,匯成股份、賽微電子、天德鈺、艾爲電子、江波龍、翱捷科技-U等公司境外收入佔比超50%。
市場人士指出,此類企業早已在美國多輪制裁的風聲中“鈍化”,且大部分企業的供應鏈國產化程度較高。
創耀科技近期表示,公司目前沒有直接對美出口產品,公司供應鏈國產化程度較高,互加關稅目前未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在防範風險的同時,公司將積極把握全球供應鏈重構當中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的機會。
與硬件領域不同,軟件板塊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以海外市場佔比較高的萬興科技爲例,記者從公司方面獲悉,萬興科技主營業務爲數字創意軟件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進行銷售,不涉及實體貨物的清關,目前未受到加徵關稅的直接影響。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全球業務佈局及本地化運營,密切關注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加強對全球突發事項的應對機制建設,保障公司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國泰海通研報稱,美國關稅政策加深全球產業鏈格局的不確定性,資本市場波動加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爲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受美遏制打壓已久,我國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後不斷強調科技安全與自主可控,目前計算機板塊整體境外收入佔比不高,美國關稅影響相對可控,維持計算機板塊“增持”評級。
西部證券科技團隊研報指出,關稅政策可能加劇供應鏈風險和技術封鎖預期,進而倒逼半導體設備、信創軟硬件等核心領域加速國產替代,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
總體來看,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衝擊,短期內加劇了A股相關產業鏈的估值波動,但也揭示了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化變局中的適應力與韌性。
從汽車零部件的產能轉移,到消費電子巨頭的全球化佈局,再到半導體領域的國產替代加速,中國企業正以靈活的策略應對貿易壁壘,展現了從“成本優勢”向“供應鏈韌性”和“技術護城河”升級的路徑。
與此同時,A股信心也正在迴歸。“本週除週一出現大幅下跌外,隨後市場各方衆志成城,多頭力量不斷積蓄,帶動市場出現了較爲可觀的反彈。儘管目前尚未完全收復失地,但市場信心已得到有效提振,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也大幅減少。”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