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新線拓內貿增強發展韌性——看山東外貿企業如何應對關稅衝擊

近日,中美同時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消息發佈後不久,山東臨沂市銀鳳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張斌就收到了美國客戶的信息:增加新訂單。此後幾天,有的客戶要求之前暫停的訂單繼續進行,有的則追加了新訂單。“公司的美國客戶訂單量佔比超過40%,從5月12日到現在,增加的訂單量已超過300萬美元。”張斌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所有工人都在加班加點趕工,此前倉庫積壓的銷往美國市場的產品正在陸續出運。

臨沂市蘭山區海德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傑告訴記者,中美互降關稅後,中國至美國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當前對美航線已經出現“爆艙”情況。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優化物流線路,實施美國海外倉擴倉計劃。

在位於濟寧嘉祥縣手套產業園的濟寧天久工貿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公司總經理李娜正通過視頻會議與美國採購商敲定一筆500萬元高端滑雪手套訂單的交付細節。

作爲滑雪裝備市場的重要供應商,天久工貿超70%的產品銷往40餘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市場佔比穩定在10%左右。“與美國客戶10年深度合作建立的不僅是商業紐帶,更是技術互信。公司的研發能力、產品質量、工期保證的信譽度都讓美國企業離不開我們。我們應對市場波動的核心策略就是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關稅波動雖未對已完成市場佈局的我們造成實質性影響,但過去一個月的經歷,讓我們更加註重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加快調整貿易策略,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李娜向記者展示着剛下線的智能溫控滑雪手套樣品。

在李娜辦公室的全球市場地圖上,標註着企業精心佈局的戰略市場。在進軍歐洲、北美、日韓市場的同時,得益於國內冰雪經濟熱潮,天久工貿“兩條腿走路”,國內訂單佔比逐漸增加,目前已達三成左右。從材料研發到工藝革新,天久工貿保持着年均15項專利的轉化速度,企業自身過硬的技術和產品質量讓李娜很有底氣。

在位於聊城經開區的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朱永虎表示,近幾年,公司藉助技術創新與本地化服務優勢,海外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雖然海外市場是主要方向,但是國內國外同步推進的營銷策略不會改變。在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加速開拓國內市場成爲企業的另一項選擇。

“過去,我們企業九成是外貿,一成是內銷,今後,我們的策略重點是內外雙循環,加大內銷的佔比。今年的計劃是內銷佔比四成,外銷佔比六成,未來將會達到各佔五成。”張斌說。

在山東港口煙臺港碼頭,來自韓國的商用車及汽車零配件,將更換車組運往中亞地區。該班列的開行,標誌着全國首趟“一單制”跨境鐵海聯運班列在煙臺港開行。這種服務模式,大幅提升了國際聯運運輸時效,保證貨物到港1小時內裝車,3小時內啓運,實現跨境“零散貨物”零等待換裝。在運輸方面,海運的“零散貨物”下船即可上火車,鐵海聯運無縫銜接,較傳統方式節省運輸時間50%。

山東港口煙臺港汽車碼頭分公司營銷商務中心主任王雲漢表示,今年新開通北非、波斯灣等方向航線,並聯手重汽、上汽等企業開闢出口新通道,以減小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打造中國北方二手車出口集散基地也是煙臺港正在發力的方向。目前,新航線已發揮出比較優勢,波斯灣航線從最初的每月1班,已經提高到兩個月3班。煙臺港開通16條商品車內外貿航線,服務汽車品牌拓展至50餘家,連接非洲、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地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全球主要商品車碼頭全聯通,月均外貿航班達21艘次。

5月15日,“2025山東省外貿優品購物季”暨“外貿優品中華行”山東站啓動活動在濟南舉行。購物季重點針對紡織服裝、日用消費品、食品、農產品等產業,舉辦5期專題活動,吸引千餘家外貿企業和近5000家採購商現場對接,爲外貿企業轉內銷搭建起“快車道”。

爲進一步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山東省商務廳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外貿企業拓內銷賦能“五大行動”;對重點出口企業參加“外貿優品購物季”、重點展會外貿優品秀、外貿優品“六進”等相關活動費用予以減免;優化外貿企業商標、專利註冊登記流程,降低合規成本。

據悉,今年以來,山東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高水平推進內外貿制度規則銜接,持續抓好重點產業內外貿融合,加大力度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今年前4個月,山東進出口同比增長7.6%,增速居全國前五大外貿省市第一位。(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