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專利藥!70多項藥品「6年內過專利期」 石崇良:鼓勵在臺製造
美國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最終可能提高至250%。(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總統府今舉辦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晚間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關稅衝擊,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需未雨綢繆,臺灣脆弱度最高的是200多項基礎的進口專利藥,政院已提供200億預算因應。未來6年內,將有70多項藥品過專利期,鼓勵趕快有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在臺製造,首2張將核給原廠藥相同價格,以分散風險。
石崇良表示,臺灣相當仰賴進口用藥,特別是專利期內的藥品或新藥。目前藥品是0關稅,但是也需要未雨綢繆,若美國關稅政策改變,將對全球藥價造成影響。
風險評估顯示,脆弱度最高的是進口的專利藥,因爲這些藥品的可替代性低。石崇良表示,經盤點後,大概有700多項專利藥,其中過屬於基礎、基本用藥的大概有200多項,一年健保申報200億左右。因此在特別條例裡面,政院特別支持健保,提供了200億,以因應關稅造成的藥價浮動,確保國人用藥無虞。
對於剛過專利期的藥品,衛福部鼓勵趕快有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在臺製造。石崇良說,未來6年內,將有70多項專利藥過專利期,今年4月修訂健保藥品支付標準,剛過專利期5年內,首2張國內製造的學名藥、生物相似藥,給予和原廠同樣價格,分散風險。
爲了確保國人的用藥,健保署、食藥署結合,強化預警制度。石崇良說,不只是價格問題,全球原料的短缺、生產線出狀況,都可能造成短期的供藥不穩定。提早預警,就有足夠時間尋找替代方式因應,增加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