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項藥品退出臺灣!石崇良:統一控貨防搶藥潮
▲根據食藥署統計,已有47項藥品預計退出臺灣市場。(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47項藥品預計退出臺灣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今表示,國內多有其他學名藥可以使用,不過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因原廠停止產線,預計只會供貨到明年底,針對這部分會啓動專案進口,另《藥事法》修法也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經有47項藥品提出要退出臺灣,其中25項有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學名藥可替代,其他21項雖然沒有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但仍有相同成分、不同劑型的藥品,機轉和適應症都可以銜接使用。
石崇良今上午受訪時表示,退出的47種藥品,在接下來半年會比較不穩定供貨,不過國內都還有其他的學名藥可以用,因爲主要都是比較老的藥,但其中有一個藥是免疫用藥cyclosporine,是移植後抗排斥的藥物,因爲該藥的原廠停止生產,預計只會供貨到明年底,這部分會啓動專案進口因應。
另外衛福部也送出《藥事法》修法,石崇良說,修法包含三大重點,第一是非必要藥品若要減產或停止供應臺灣,藥廠必須通報,以便提早因應,非必要藥品也要比照必要藥品提早在6個月前通報。第二是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避免搶藥潮、囤貨潮。
第三則是針對短缺或停止供應的藥品,健保署都會詢問藥廠是否要調整藥價。石崇良說,統計退出的47款藥品,經過詢問後,是都不需要調整藥價,因此停止供貨原因並非藥價問題。
另外,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的藥品關稅,石崇良表示,對於短期的藥價調整,目前已有特別條例編列的200億元,可用在藥價調整,但針對長期藥品韌性,還是要增加民衆對學名藥的信心和增加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