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項藥品擬退出臺灣 食藥署修法「擴大缺藥通報」
▲不少原廠藥在今年宣佈要退出臺灣市場。(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有藥師指出,過去10年來,才13款原廠藥退出臺灣市場,但是今年就至少有7種,認爲健保署和食藥署應主動了解退出原因。對此,食藥署署長姜至剛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47項藥品預計退出臺灣市場,但都有替代藥品可使用,不影響民衆用藥,另也已送出《藥事法》修正草案,未來「不限必要藥品」,只要藥廠打算停產或退出,要提前半年通報。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採穎指出,包括高血壓藥安普諾維膜衣錠、止痛消炎藥萬克適錠、化痰藥氣舒痰液、降血脂藥美百樂、抗憂鬱藥百憂解等原廠藥,都在今年宣佈退出臺灣,傳出拜耳的阿斯匹靈也將年底退出,而這些都是臺灣民衆熟悉的用藥。她直言,健保署每年例行砍藥價,藥價長期遭壓低,廠商相繼退出。
姜至剛則迴應,根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經有47項藥品提出要退出臺灣,其中25項有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學名藥可替代,其他21項雖然沒有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但仍有相同成分、不同劑型的藥品,機轉和適應症都可以銜接使用。
而在藥價方面,姜至剛表示,藥價不是單一因素,也和市場大小、成本利潤、業者策略調整有關,且目前全球藥品供應鏈朝「在地化」方向發展,臺灣也會持續積極推動學名藥生產。另外,衛福部也已送出《藥事法》修正草案,未來「不再限於必要藥品清單」,只要藥廠有打算停產或退出臺灣,都要提前半年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