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輕裝上陣!貴州規範涉企行政執法爲經營主體添活力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以前環保、消防部門各有各的檢查標準,車間排風系統改了又改還是不達標。現在好了,聯合檢查時兩部門現場協商出統一標準,我們一次整改到位,再不用來回折騰。”貴州省遵義市某酒類企業負責人王志明提起執法檢查的變化,難掩欣喜之情。

近日,司法部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第十一指導組在貴州走訪時發現,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貴州堅持高位推動、問題導向,將規範涉企行政執法作爲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招”,通過建機制、查問題、優方式、強監督,推動涉企執法更規範、企業負擔更輕盈、發展環境更優質。

截至2025年6月底,入企入戶檢查次數較去年同期減少5.8萬餘次,集中糾治行政執法突出問題942個,各類經營主體總數達473.17萬家,較2024年年底增加9.36萬家,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高位統籌聚合力 線索排查無死角

“專項行動不是‘一陣風’,要從省委、省政府層面抓統籌、建機制,讓規範執法成爲常態。”貴州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將“嚴格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納入省委常委會調研式推進重點工作,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研究,分管副省長每月跟蹤調度,還將專項行動成效納入全省年度綜合績效考覈,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縣主抓、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

爲精準揪出執法痛點,貴州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問題線索排查網。省、市、縣三級同步發佈線索徵集公告,在政務大廳、交通樞紐等場所滾動播放宣傳視頻,讓企業“線索隨手能報、問題一鍵直達”。

在畢節市,當地司法局創新“12345”工作模式,通過“抓實一個統籌、聚焦兩個重點、突出三項工作、緊盯四類問題、建好五本臺賬”,推動線索排查落地見效。僅6月前半個月,就排查出涉企執法問題198個。其中,亂收費、亂罰款等突出問題141個,均已納入臺賬推動整改。

貴陽市則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拓寬線索渠道。市司法局深入產業園、企業開展“面對面”座談,發放《涉企行政執法問題線索摸排表》,針對出租車、網約車駕駛員反映的“如廁臨停易被罰”問題,迅速聯合公安交管、綜合執法部門調研,最終在全市設置137處如廁臨停點、1240個車位,既解決了駕駛員“如廁難”,又化解了執法矛盾,成爲“執法爲民”的生動實踐。

規範檢查減負擔 執法擾民降下來

“曾經在4個月內,省、市、縣三級農業農村部門來我們場檢查了6次,光準備材料就忙得團團轉。”回憶起此前的經歷,鳳岡縣乾坤屠宰場負責人仍有感觸。如今,這樣的情況已大幅減少——遵義市農業農村局制定《聯合檢查計劃表》,推動市、縣兩級“合併檢查”。

貴州把規範涉企檢查作爲專項行動的“重頭戲”,通過“壓減頻次、合併檢查、統一標準”,讓“無事不擾”成爲常態。全省推行“綜合查一次”機制,市、縣兩級形成聯合檢查計劃,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領域聯合“雙隨機”抽查佔比顯著提升;推廣“掃碼入企”系統,執法人員入企前需掃碼登記,系統自動覈驗檢查權限、記錄檢查內容,從源頭避免隨意檢查、重複檢查。

在分類監管方面,各地探索“白名單”制度。畢節市七星關區應急管理局對10家重點企業實行分級管理,對信用良好的企業減少檢查頻次;赫章縣整合25個部門的28項檢查事項,實現“一次檢查、多項覆蓋”。

數據顯示,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行政罰沒收入同比下降28.81%,企業迎檢負擔明顯減輕。

剛柔並濟顯溫度 監督執紀不鬆懈

“執法不要只講力度,還要講尺度和溫度。”貴州省司法廳執法監督處負責人說,全省全面落實“首違不罰”“兩輕一免”清單制度,企業對執法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在嚴格監督方面,貴州堅持“刀刃向內”。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明察暗訪,向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對查實的“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問題嚴肅追責。

“因超期查封扣押,我們對相關執法人員進行提醒談話,並在全局開展警示教育。”金沙縣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在自查發現兩起超期查封案件後,該局立即對相關執法人員進行提醒談話,組織全局開展警示教育,還成立案件審查委員會,從制度上防範超期查封扣押問題。

爲確保執法標準統一,貴州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針對部分領域裁量幅度模糊問題,省級執法部門牽頭細化基準,明確從輕、減輕、免罰情形;遵義市匯川區對17個執法領域逐一梳理,補齊公積金監管、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裁量依據,讓執法人員“有章可循”,企業“有據可依”。

“規範涉企行政執法,絕非一時之功,而是一場關乎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貴州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餘敏介紹,貴州將以此次專項行動爲契機,進一步織密制度籠子,既要通過精準監管守住安全底線,更要以柔性執法傳遞法治溫度,讓企業在規範有序的環境中輕裝上陣,讓法治成爲貴州營商環境最鮮明的標識,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法治動能。(王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