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 | 網購柯基發現貨不對板 商家隱瞞犬隻健康狀況構成欺詐被判退一賠三
消費既是經濟增長的起點,也是經濟增長的動力。面對消費領域案件的新情況、新特點,北京石景山法院持續強化司法保護,打擊消費欺詐行爲,爲營造和諧有序的消費環境、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3月19日,該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該院涉消費欺詐典型案例情況併發布6起典型案例,爲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提供清晰明確的法律指引,例如商家網售寵物隱瞞真實健康信息構成欺詐,應“退一賠三”。
通報會上,石景山法院審管辦(研究室)主任王華偉通報了6起涉消費欺詐典型案例,涵蓋電視購物、網絡購物及線下購物等多個場景,涉及購買寵物、生活消費品、高額消費品等多種類型,既有發生在締約階段的欺詐行爲,也有發生在履約階段的欺詐行爲。這些案例爲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提供清晰明確的法律指引,促使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用司法智慧和司法力量助力營造健康安心的消費環境。
其中,在“網購寵物犬”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2024年4月11日,韋某通過網絡平臺推送看到某寵物店發佈的活體寵物銷售信息,通過掃碼添加對方微信,支付888元選購了一隻“柯基”犬。某寵物店承諾:選哪隻發哪隻、品相好、犬隻健康、疫苗已打完、疫苗本隨狗發出等。4月16日,韋某收到狗後發現貨不對板,從毛色到外形均與視頻中的狗不太一致,且犬隻狀態萎靡,有嘔吐症狀,經動物醫院檢查,確診爲副流感病毒陽性、支原體病毒陽性、冠狀病毒陽性。
該案中,法院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認定,寵物店虛構、隱瞞犬隻健康狀況的行爲構成欺詐,並依法支持原告韋某“退一賠三”的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寵物店退還原告購買犬隻的全部款項888元並支付三倍賠償金2664元,同時判令寵物店賠償原告醫藥費損失6109元。該判決爲切實保障網絡交易消費者合法權益、敦促商家誠信履約發揮了積極作用。
會上,石景山法院副院長高雪林介紹,隨着近年來消費場景、消費模式不斷髮展變化,該院主動適應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新形勢新要求,充分發揮司法審判工作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推動消費創新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對羣衆關切的消費欺詐問題作出積極迴應。
在護航新業態消費模式,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方面,石景山法院依法審理網絡寵物交易、電視購物營銷欺詐等案件,劍指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問題,明確電子購物中商品質量達標的判斷標準,用司法裁判有力打擊新消費業態中的欺詐行爲,助推零售電商模式規範發展。
在遏制預付消費領域亂象,引導商家誠信經營方面,石景山法院依法規範教育培訓機構營業活動,妥善審理教育培訓領域預付學費案件,認定培訓機構超出經營範圍營業、僞造教學資質等虛假宣傳及隱瞞事實的行爲構成欺詐,在提醒消費者理性對待宣傳內容的同時,彰顯司法裁判在引導商家規範誠信經營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準確區分違約與欺詐,維護消費市場秩序方面,石景山法院依法審理涉人民幣藏品等特殊商品消費案件,認定欺詐時充分考量經營者的主觀惡意,避免過罰失衡,通過釐清履約瑕疵與消費欺詐的行爲邊界,助力消費者形成合理的維權預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編輯/劉忠禹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