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糉怎分辨?內行教「糉葉辨識法」 不用拆糉子
南北糉米飯口感與配料不同,各有各的擁護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每逢端午,南北糉之爭總會掀起話題,不少人難以從外觀分辨,只能拆開糉子、看米飯來猜,對此資深菜販廖炯程分享一招「一眼辨南北糉」的實用技巧,只要看糉葉顏色,就能輕鬆判別「白的是北部糉、深綠油亮的是南部糉」。
廖炯程今(2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每年端午節都會上演北部糉與南部糉的「糉子大戰」,有人嫌北部糉像油飯打包再加熱,也有人不愛南部糉的黏餬口感,要分辨南、北糉可直接看「糉葉」。
廖炯程解釋,北部糉多用竹筍殼包裹,葉色偏淡黃或帶白,質地乾爽,蒸煮後香氣溫潤;南部糉則使用竹葉,顏色深綠且油亮,經水煮後竹葉香更加濃郁。因此,只要把兩種糉子放在一起,「誰長得白,就是北部糉;誰深綠油亮,就是南部糉」。
廖炯程笑稱,這種辨別方式比起看糯米顆粒、蒸煮方式或口感都還簡單,甚至在沒拆開前就能一眼識別,「真的超實用!」
不過網友們則認爲外觀不能當作辨識方法,紛紛留言迴應:「現在我吃的北部糉都是用綠葉包的」、「南部糉的料就是海派又澎湃」、「外觀不一定準啦」、「我阿嬤是北部糉的外型,南部糉的煮法」、「我媽媽以前都是北部糉包南部葉」、「南部糉+1」、「好喜歡南部糉」、「都好吃,但更偏愛南部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