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瞄準社會“微切口” 織就民生“幸福網”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一直是家庭的痛點,也是社會民生關注的焦點。在今年呂梁市兩會上,“爲2026名困難失能老人免費安裝護理牀”經人大代表票決,脫穎而出成爲全市五項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如今,隨着2026張護理牀全部安裝調試完畢,正式“上崗”服務,這一暖心工程爲失能老人的生活帶來極大改變,也讓養老服務更具溫度。

自項目啓動以來,市民政局積極踐行“精準施策、高效服務”理念,迅速組建專業評估團隊,逐戶摸排困難失能老人的實際需求,以最快速度推進項目落實。秉持“評估即推進、安裝即落實”的原則,全力讓惠民工程儘早惠及老人。

這些護理牀集安全防護、便捷護理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有效減輕了家屬的照護負擔,成爲老人們幸福晚年的有力支撐。88歲的賀大娘因腦梗癱瘓在牀長達八年,女兒溫環則已66歲,日夜照料讓她疲憊不堪。“以前一天要扶母親十幾次,晚上也睡不好,我渾身難受。”溫環則無奈地說。但今年7月護理牀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這張護理牀能移動、能升降,還自帶就餐功能和防護設施。“現在把牀搖起來就能吃飯,輕鬆太多了,老人和我都不再受罪。”溫環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同樣,離石區李家溝村74歲的王冬升大爺因事故腿無法站立行走,老伴年事已高照顧困難。新安裝的護理牀讓老兩口安心不少。“這牀太實用了,感謝黨和政府想着我!”王大爺感激地說,其老伴賀心愛也連連稱讚:“這事兒辦得實實在在,這護理牀太實用了,吃飯方便,躺下能搖起來靠着,護理起來輕鬆多了!”

爲了讓護理牀儘快服務困難失能老人,我市採用“評估一縣、安裝一縣”的高效工作模式。5月下旬起,市民政局委託中陽縣福祉康復護理院,組建多支由專業醫生、護士及社工組成的評估小組,深入各縣(市、區),開展“敲門式”入戶評估。

“我們的評估工作堅持科學、全面、精準的原則。”中陽縣福祉康復護理院評估項目負責人姬凌雲介紹,“評估過程中,我們不僅詳細測評老人的自理能力,還綜合考量其社會參與度、感知能力,並仔細勘察家庭環境狀況,通過多維度評估形成專業結論,從而精準確定每位老人是否符合護理牀配置條件,確保資源精準匹配、服務精準到位。”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到7月底,2026張護理牀全部安裝完畢,穩穩地“落戶”在老人們家中。“目前,我們正在開展抽檢工作,對部分已安裝的護理牀進行實地檢查,確保每一張護理牀都安裝到老人家裡,讓老人們住得舒適、安心。”市民政局養老科科長劉超介紹道。

這2026張護理牀不僅解決了困難失能老人家庭的燃眉之急,更是我市構建“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補充、醫養相結合”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它讓居家養老的“最後一公里”更加溫暖、更有保障,爲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奠定了堅實基礎,彰顯了呂梁在養老服務上的人文關懷與責任擔當。(記者 王洋)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