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多措並舉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近年來,呂梁市將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作爲推動人口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通過政策創新與服務優化雙向發力,有效激發了羣衆婚育意願。最新統計顯示,多項關鍵指標呈現積極變化:今年上半年全市婚姻登記達16776對,較去年同期增長23%;符合政策的新婚夫婦已獲1500餘萬元專項獎勵;市域內出生的7555名新生兒中,超過七成家庭領取了生育補貼。

全鏈條支持,激發青年婚育新活力。結合“三八”婦女節、世界人口日等重要節日,各有關部門通過製作展板、發放宣傳彩頁、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積極開展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教育活動,廣泛宣傳生育政策、科學育兒、健康知識和托育服務,積極引導青年樹立正確觀念。爲破解青年“婚戀難”,我市創建了“青春呂梁”青年服務綜合雲平臺,建立了“未婚適齡、大齡青年”數據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常態化組織相親聯誼活動,爲青年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婚戀服務。截至目前,平臺已吸引2.3萬餘名未婚適齡青年註冊。近三年,團市委累計舉辦聯誼交友活動45場,各級團組織舉辦相關活動200餘場。今年已舉辦9場,服務青年達1300人次,現場促成70對青年牽手。此外,我市還出臺了有效的激勵政策。2025年1月1日起,對在我市登記結婚(雙方均爲初次登記),且女方年齡在35週歲及以下的夫婦,給予1500元獎勵,有效激發了適齡青年結婚積極性。上半年,全市婚姻登記16776對,較2024年同期增加23%,其中符合發放條件的10373對,發放獎勵資金1500餘萬元。

強化生育保障,切實降低家庭負擔。我市嚴格落實產假、護理假、育兒假和陪護假制度,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督檢查,確保職工依法享受生育休假權益。在寒暑假開展職工子女託管服務,真正幫助解決育兒困難。在生育補貼政策上精準發力。上半年,發放生育補貼5416人次,發放2052.5萬元,發放人數佔市域內新生兒數量的71.69%,其中一孩發放532.4萬元,2642人次;二孩發放1134.5萬元,2246人次;三孩發放385.6萬元,482人次。落實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同時,將適宜的分娩鎮痛以及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了醫保報銷範圍,減輕生育家庭的醫療負擔。

聚焦“一小”服務,破解托育養育難題。托育方面,全市已建成13所公辦示範性綜合托育機構,共建設1360個託位,按照公建公營和公建民營兩種方式運營,執行統一的政府定價,提供普惠、優質、便捷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我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托育服務,落實對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普惠托育機構進行補貼的支持政策,補助標準爲獨立托育機構每嬰兒每月500元,幼兒園延伸辦託的是每嬰兒每月300元,全年補助不超過10個月,去年認定普惠托育機構98家,發放補貼665.66萬元。印發了《關於推進全市有條件幼兒園規範開設託班的通知》,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增加託位供給滿足家庭的托育需求。截至6月份,全市託位總數14563個,千人口託位數達到4.39個,認定121家普惠托育機構,公辦示範性托育機構託位使用率47.37%。同時,在機場、火車站、商業中心醫院、汽車客運站等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共配置68個母嬰室。教育方面,對符合政策生育二、三孩家庭的,根據家庭意願,協調支持符合入學條件的同一家庭不同年齡段子女在同一學校入學。住房方面,2025年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200套,啓動市本級735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成後將優先安排多子女家庭,切實減輕青年夫婦及多子女家庭住房壓力。

從婚戀引導的“青春呂梁”平臺到生育全程的醫療個稅保障,從普惠托育的多元供給到教育住房的精準支持,我市正織密織牢生育支持網絡,爲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記者 王濤)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