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紙企率先控產提價!造紙行業地方協會首提“反內卷” 如何落實成焦點| “反內卷”進行時
財聯社8月8日訊(記者 羅禕辰)造紙龍頭玖龍紙業(02689.HK)和理文造紙(02314.HK)響應廣東省造紙協會的“反內卷”倡議,接連發布停機函和漲價函,將造紙行業“反內卷”推到聚光燈下。
進入7月以來,多個紙種價格進一步下滑,疊加“反內卷”熱潮持續升溫,玖龍紙業、理文造紙宣佈停機並漲價,被解讀爲率先應對這輪降價衝擊,浙江一家頭部紙企人士受訪時也坦言,“前陣子造紙內卷太厲害了,好多品種紛紛降價,估計(我們)公司也會有相應行動。”
但對於僅依靠協會倡議、紙企自發的“反內卷”行動能否實質性扭轉供給過剩的困境,多位行業人士態度謹慎,“協會倡議沒有強制力”、“缺乏可量化的調整指標”、“造紙非國資主導行業”、“各家紙企產銷差異大”等問題被頻繁提及。
協會首提“反內卷”,如何落實成焦點
本輪造紙“反內卷”最早由地方造紙行業協會打響第一槍。7月24日,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發布了《關於推動廣東省造紙行業“反內卷”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倡議書》,提到諸如“抵制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裝備升級改造”等內容,但並未提出具體措施和方法。這是國內造紙行業發出的第一封“反內卷”倡議書。
7月30日,江蘇省造紙協會發布《 關於徵集江蘇省造紙行業“反內卷” 合理化建議和舉措的通知》,建議各企業立足自身經營與產品實際,結合不同紙種特性,提出針對性意見與可落地的具體舉措。
兩個造紙大省行業協會先後發聲,很快引發輿論關注。與此同時,多位上市紙企人士表示, 對兩省的“反內卷”倡議內容並不瞭解,後續還要觀望具體細則,關注後續是否有全國性的倡議。
在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後,財聯社記者曾致電該協會了解後續是否會提出可量化的目標,得到的反饋是尚不確定。
8月7日,財聯社記者致電中國造紙協會了解是否會有全國性的倡議,相關負責人回覆稱,協會目前對發佈“反內卷”倡議持謹慎態度,更聚焦如何解決實質問題,“‘反內卷’方法有很多,比如暫緩新增產能、淘汰落後設備、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增加用水方面的限制,但這需要各管理部門的聯動,其中的權責範圍需要明確,這些單靠行業自身很難解決,協會層面更多是反映問題。”
行業分化加劇,擔憂紙企能否形成共識
作爲週期行業,造紙行業告別了2021年的牛市之後開始步入低谷期,今年前6個月,大部分紙種價格呈下滑態勢,但同期紙漿等原料也在降價,企業毛利水平同比未見明顯下滑。而進入7月,紙價下滑開始顯著拖累毛利。
這種形勢下,各家紙企表現進一步分化。“紙廠的產銷差異比較大,有的壓力大,賣不動,但也有紙廠是要排隊拿紙,還拿不上。”卓創資訊白卡紙分析師趙澤慧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在上一輪擴產週期中,頭部紙企依靠紙漿一體化項目逐漸拉大了成本優勢,疊加產品同質化,行業競爭愈發白熱化,部分產品憑藉性價比優勢受到市場青睞。 這種分化在產能端也有所體現。作爲目前利潤表現墊底的品種之一,今年白卡紙行業開始有中小產能清退,但頭部紙企仍在大手筆擴產。
據趙澤慧介紹,近期,有兩家紙企關閉了白卡生產線,合計產能大約50萬-60萬噸,日益微薄的利潤確實讓一些中小紙企萌生退意。與此同時,頭部紙企的擴產還在繼續,聯盛紙業120萬噸白卡紙於近期投產,消息一出很快引發紙價下跌,考慮到下半年玖龍紙業120萬噸白卡紙產能也將釋放,市場擔憂供應過剩的矛盾還將加劇。
各家紙企面臨的不同境遇和經營策略,讓業內擔憂僅憑企業的自發行爲,本輪“反內卷”能否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