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反內卷” 苦練內功才能贏
中國商報(記者 楊宏生)當下,“反內卷”成了熱詞。在汽車、光伏、鋰電、建築、電商等行業,“反內卷”已成爲共識。從短期來看,行業凝聚共識、優化產能結構是當務之急;從長期來看,企業苦練內功、內外協同發力是破局之道。
長期以來,從“卷產能”到“卷價格”再到“卷同行”,“內卷”如陰影般籠罩着一些行業企業。當初一些企業盲目上馬相關項目,結果現在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過度依賴低價策略、利潤空間被壓縮、忽視產品創新與品質提升,致使整個行業陷入低價無序競爭的泥潭。
那麼,企業究竟如何跳出“內卷”怪圈,擺脫低價泥潭?
思路決定出路。企業要在思想上“破冰”,徹底釐清“內卷”的危害,儘快達成“反內卷”的行業共識。如果企業在有限的市場中拼得你死我活,一味地通過低價策略獲取微薄利益,進而忽視產品質量與技術創新,最終整個行業的發展將舉步維艱。這種“內卷式”競爭,不僅讓企業自身發展受限受阻,還會破壞整個市場的正常生態。所以,要充分地認識到,“內卷式”競爭是企業和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創新決定格局。企業要在能力上“破冰”,通過提高創新能力來升級市場競爭格局。企業要從瘋狂的產能戰、價格戰中清醒過來,徹底摒棄“卷產能”“卷價格”,全力以赴“卷創新”“卷品質”,將目光重新聚焦於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產品品質,堅定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優質優價”取代“劣幣驅逐良幣”。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所以,創新纔是突破“內卷”困境的必由之路。
細節決定成敗。企業要在方法上“破冰”,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消費的可能並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情緒。所以,企業要在“卷創新”“卷品質”的基礎上積極“卷服務”“卷細節”。要深入研究消費心理,加強產品售前、售中和售後的全流程服務,注重每一個細節,爲消費者提供充分的情緒價值。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顯然,破除“內卷”困局,除了行業凝聚共識、企業苦練內功外,還需要彙集各方力量、內外協同,從調整政績考覈、嚴打不正當競爭等多方發力。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
總之,“反內卷”不僅要強化行業自律,還要規範政府行爲,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當然,整治“內卷式”競爭本身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需要加強定力、遵循規律,多管齊下、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