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游企業齊響應 “反內卷”風暴席捲鋰電產業
《科創板日報》8月12日訊 “反內卷”風暴,正在快速席捲整個鋰電池產業鏈。
8月1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發布《關於鋰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書》。呼籲全產業鏈協同抵制惡性競爭,推動鋰行業高質量發展。倡議內容包括:加強上下游協同,維護產業安全。秉持產業命運共同體發展理念,堅持市場公平競爭原則,堅決抵制無序競爭、壟斷市場、虛假宣傳等行爲。積極研判市場發展趨勢,合理佈局新建產能。提升產業鏈上下游戰略合作層次與協同發展水平,增強信息透明度減少溝通壁壘。通過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等方式穩定市場供應,推動佈局優化與產業鏈協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維護行業良性發展環境。
今日消息顯示,8月8日,幹法鋰電池隔膜骨幹生產企業負責人閉門座談會在深圳召開,會議旨在響應、落實國家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相關部署,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星源材質、中興新材、惠強新材、滄州明珠、恩捷股份、博盛新材、天鴻新材、康輝新材8家企業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生產、銷售情況與未來投產計劃,並交流了產品成本構成。同時,8家企業達成多項重要共識:一是價格自律;二是科學釋放產能;三是暫停擴產;四是加強產業鏈合作;五是希望社會監督。
寧德時代8月1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宜春項目採礦許可證8月9日到期後已暫停了開採作業,正按相關規定儘快辦理採礦證延續申請,待獲得批覆後將盡早恢復生產,該事項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不大。
在這一消息刺激下,當日開盤後鋰礦板塊整體走強,碳酸鋰主力期貨合約開盤一字漲停。
中信證券今日研報指出,媒體消息稱寧德時代梘下窩鋰礦停產時間至少三個月,分析師測算該事件將導致國內鋰供應量減少8300噸/月,佔國內鋰月度供應的8%,導致月度供需平衡轉爲短缺,因此推動鋰價大幅上漲。宜春部分鋰礦仍存合規性風險,產能合計爲18.5萬噸LCE/年,佔全球鋰供應的12.5%,全部停產或導致全球鋰供應短缺。國內鋰電需求維持旺盛,海外鋰鹽進口量減少,預計鋰價仍會維持漲勢。
在此之前,寧德時代該座鋰礦所在的江西宜春,以及青海等地已着手規範涉鋰資源生產。
其中,券商研報顯示,江西宜春市自然資源局下發關於編制儲量覈實報告的通知,要求8宗涉鋰資源礦權按要求及時編制礦種變更儲量覈實報告,科學合理確定開採主礦種。
另外,據藏格礦業公告,於2025年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關於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通知》,要求公司立即停止違規開採行爲並積極整改,完善鋰資源合法手續。子公司藏格鋰業已經停產,藏格礦業正積極推進鋰資源開採手續辦理,待鋰資源開採手續辦理完成後,將及時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
值得留意的是,據中信證券判斷,藏格鉀肥違規開採鋰資源、寧德時代梘下窩鋰礦未能按時續期的原因都在於證載礦種與實際開採礦種不符。這體現出政府對鋰礦採礦權合規性的審查趨於嚴格。另據自然資源部,青海地區仍有部分鋰鹽湖的採礦權證載礦種與實際開採礦種並不一致,且部分鋰鹽企業採礦權已經到期。分析師進一步指出,若宜春其餘鋰礦的採礦權證同樣受到嚴格審查而被迫停產,將導致國內鋰資源供應量大幅減少。
近年來,鋰電池及鋰電材料企業產能擴張加速、行業競爭壓力加大,儲能電池、磷酸鐵鋰正極、負極、隔膜等行業大部分企業出現顯著虧損。
在反內卷持續推進與價格法修正背景下,伴隨行業出清加速與技術迭代推進,國信證券預計,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具備成本與技術優勢的頭部企業盈利彈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