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後500天中央才公佈「兒童托育服務法」基層批失職
剴剴案讓幼兒托育備受關注,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將0歲至2歲托育規範單獨立法。不過基層人士抨擊,執政黨頻頻在議會批評北市府局處延遲,中央卻晚了5年才討論制定兒童托育服務法。圖爲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張薷攝)
男童剴剴遭劉姓保母姐妹虐死一事,至今已超過500天。不過行政院會在此時才討論設立「兒童托育服務法」,也被基層抨擊「民進黨在議會批評北市府延遲,中央卻晚了5年才討論制定兒童托育服務法。」
剴剴案發生後,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都將矛頭對準臺北市長蔣萬安與臺北市政府,質疑過程中社會局的訪視員未盡到監管責任,間接導致剴剴案悲劇發生。
不過一名基層社工人員指出,悲劇的的直接加害者固然是劉姓保母姊妹,但制度面真正失靈的是缺乏監督的社政機制。北市府聘任的訪視員有責任確認保母收託環境,但並非具社工資格,也非案主全程追蹤人員,檢方並未起訴;反之,中央衛福部許可、由兒福聯盟所聘的專業社工,纔是從剴剴新北立案、轉介到臺北後,全程負責個案追蹤的主體,且此人已遭起訴,責任顯然更重。
另一名熟悉兒少制度的社福人員表示,根據制度設計,兒盟社工負責監控案主身心狀況,並定期回報;但訪視員只負責保母托育環境是否符合標準,從職責來看,社工負有第一線守門的重大責任,「但顯然執政當局的政治操作,卻選擇性忽視這一點。」
該社服人員也指出,由中央機關管轄的社工人員,還被查出曾虛報訪視紀錄,卻未見中央主動調查或介入處理。依法衛福部應定期考覈評鑑承辦機構與其人員,但剴剴案發生的當年與前五年,根本未對兒盟進行過一次評鑑;案發後衛福部僅宣稱「不續約」,卻未終止現行契約,放任問題機構繼續承接社會安全網的重責。
而相比之下,臺北市政府在案發後即公告保母姓名,並依《託嬰中心與保母管理辦法》祭出每人、每案60萬元罰鍰;對於被起訴的社工,也委由社工師公會進行倫理審查;對於訪視員,更召集外部專家委員會確認是否有行政過失,並將相關資料主動移送檢調偵辦。
基層人士指出,剴剴案發生至今超過500天,民進黨從上到下針對北市府的攻訐從未停歇,但對於修法監督社政機制,直到8日的行政院會中才開始討論兒童托育服務法,「民進黨指控北市府延遲500天之餘,卻隻字不提中央『睡了5年』,這樣荒謬對比,早已經被民衆看破手腳。」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拒絕兒虐,請撥打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