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看過來!一時段吃碳水「直接變能量」 醫:血糖也較穩定

吃碳水化合物到底會不會讓人發胖?除了攝取的種類和份量外,醫師提醒,吃的「時間點」其實也很關鍵!示意圖/ingimage

吃碳水化合物到底會不會讓人發胖?除了攝取的種類和份量外,醫師提醒,吃的「時間點」其實也很關鍵!減重專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中午是身體最會「燃燒碳水」的時段,不但比較不會引起血糖飆升,還能直接拿來當能量使用,而不是轉成脂肪儲存。

李思賢在臉書發文分享,很多人明明吃得不多,卻一直瘦不下來,其實是吃錯了時間,他建議碳水不要完全剔除,而是要在對的時候吃、選對的來源,像是糙米、黑米、芋頭這類天然澱粉,纔是真正能提供身體好能量的燃料,而非容易讓人疲倦、想睡覺的精緻加工品。

爲什麼中午最適合吃碳水?李思賢解釋,這是因爲人體生理時鐘會讓中午的胰島素敏感度達到高峰,此時吃碳水,血糖較穩、也較容易被用來產能,而不會囤成脂肪。相比之下,晚上身體利用碳水的效率下降,因此控制分量、提早吃完特別重要。

那晚上到底能不能吃碳水?答案是可以,但要抓對時間與份量,李思賢建議,晚餐若要攝取澱粉,像是半顆地瓜、小份南瓜都可以,但建議在傍晚5點半或6點前吃完。這不只不影響體重,反而有助於放鬆入睡,因爲碳水會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分泌,有助副交感神經上場、幫助睡眠。

至於早餐,很多人一睜眼就馬上吃,李思賢提醒,其實可以稍微延後,因爲剛醒來時,體內正處於胰島素低點、高皮質醇與高血糖狀態,若立刻攝取碳水,反而容易讓血糖波動、提升儲脂風險。

最後他也補充,有些人運動完會立刻補充碳水,但其實這段「燃脂黃金期」不應馬上進食,建議至少等30分鐘以上再補充,纔不會影響燃脂效果與胰島素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