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要求醫護最低薪資引反彈 邱泰源:無共識不會上路

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要求醫療院所醫事人員、護理師投保薪資需達標準,並公開平均薪資,目前各方面有不同的意見,在未取得共識前不會上路。記者沈能元/攝影

健保署日前拋出「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修法,擬新增針對醫事人員的「最低薪資」保障,達不到的醫療院所將不予健保特約。不過,引發民進黨立委反對,要求健保署應暫緩修法,廣納醫界與勞動團體意見後再行研擬。衛福部舉行臨時記者會迴應,衛福部長邱泰源承諾,若無共識,不會匆促上路。

立委賴惠員、王正旭、郭昱晴、林月琴今於立法院舉行「守護全民健保、特管辦法暫緩修訂」記者會,公開呼籲應暫緩推動,迴歸專業與政策溝通。衛福部臨時記者會由邱泰源、健保署長石崇良出面說明,在沒有共識之前,不會上路。

邱泰源說,健保署推動修法是爲了改善醫療環境,增加醫事人員尊嚴跟待遇,衛福部將遵守三大則,首先,不論制度如何改革,都會維繫民衆最高的醫療支援;其次,要給予所有醫事同仁對等尊嚴,如合理待遇及好的工作環境;第三,要讓醫療院所能夠順暢運作。

邱泰源說,要求醫療院所醫事人員、護理師投保薪資需達標準,並公開平均薪資,目前各方有不同意見,其中有共識的部分可以先實施,沒有共識會再與醫界溝通,未取得共識前不會上路。政府在維繫民衆醫療健康挹注許多資源,包括擴大成人健檢、癌症篩檢,及長照3.0由醫療銜接照護等,將會持續推動。

石崇良表示,「全民健康保險的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上次修訂是民國102年,已超過10年沒有修訂,這一次做了比較大幅度的檢討,包含五大面向,一是特約條件修訂爲「擇優特約」,這與醫療資源分佈有關,並同時對於特約機構醫事人員薪資做出基本的保障。

其次,新型態的醫療服務「賦予彈性」。石崇良說,如居家醫療中,包含各類機構式服務,像是老福機構、安養機構、長照機構等外展性及新型態的遠距服務等。第三、「公平締約」爲確保醫療品質,針對已達到醫院規模的診所,但卻沒有相關品質確保機制,也納入法條。

其餘是「授權明確」與「資訊對等」。石崇良說,爲保障民衆權益,對於自費、不得無故的拒收病人等也納入規範,並希望民衆珍惜醫療資源,如已經沒有住院需要,仍然不離院的人,也在明定不予給付,希望有醫療需要的民衆都能得到健保服務。該特管辦法將會持續與各界溝通。

對於外界在意的醫事人員薪資,石崇良說,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歷年最高,共增加530億元,許多醫療服務已自總額移出,由公務預算支應,預算充足。醫院總額6437億元,較去年成長近400億元;基層診所部分,今年總額爲1750億元,較去年成長近100億元,歷年成長約30億到50億元間。

石崇良說,藉總額成長時,改善醫事人員薪資,做出相關修訂,但還需要更細緻規畫,包含在多元工作型態、兼職,及辛勞度或性質差異性,提供不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健保署持續研究與各界持續溝通,尋求最大的共識。

爲提高醫事人員薪資,衛福部健保署日前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要求醫療院所醫事人員、護理師投保薪資需達標準,並公開平均薪資,且醫院須達勞動部當年度公告最低工資兩倍,診所爲1.5倍,否則不得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