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健保給付中藥藥價偏低,引發中醫界反彈
中 醫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華夏經緯網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島內有民衆抱怨看中醫、服用很久中藥,但效果不佳,原因可能在於臺灣健保給付中藥藥價過低。臺衛生福利部門“中醫藥司長”蘇奕彰呼籲臺健保部門給付中醫藥價從每日定價改成逐項定價,但臺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邱泰源冷回“健保也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臺衛生福利部門“中醫藥司長”蘇奕彰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健保給付中藥藥價偏低,一天分三包藥給付37點,每點約0.9元(新臺幣,下同),換算後一包科學中藥差不多11元,藥費天花板限制了藥品濃度,這正是民衆抱怨吃了那麼久中藥,但病卻好不了的主要原因。
臺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邱泰源27日迴應稱,對於中醫藥物健保給付,這是“中醫藥司長”專業的陳述,但如果是臺衛生福利部門論述,就必須嚴謹討論,“健保也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需要經過協商過程,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
此外,不少中醫師抱怨,許多中藥材漲價,而健保給付藥費偏低,經營辛苦。邱泰源說,瞭解也體諒中醫師面臨狀況,任何需求都可透過程序來呈現,臺健保部門會妥善溝通,把事情做得更好。
面對“中醫藥司長”公開抱怨健保給付不足,引發外界議論臺衛生福利部門“內部互打”系因溝通不良。對此,邱泰源表示,針對健保,牙醫、中醫、西醫均有不同想法,有着各自立場,但如果是臺衛生福利部門論述,一定經過嚴謹討論與協商後,所做出的決策。
對於中醫界反彈,臺健保部門副負責人龐一鳴表示,健保開辦時,中醫每天藥費30元,經總額協商會議討論,明年將增加給付至38點。至於健保給付中醫藥費從“每日定價”改成“逐項定價”,以往也有人提出討論,將請相關部門研擬詳細的提案,再開會討論。
I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華夏經緯網 ”,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青蒿 視覺|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