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2新藥 擴增給付5癌

爲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健保署宣佈通過2項PARP抑制劑擴增給付5癌,6月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統計,國人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以及早期乳癌,爲2022年女性發生率前十名,攝護腺癌爲男性發生率前三名。爲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健保署宣佈通過2項PARP抑制劑擴增給付5癌,6月上路,每年約775人受惠,新增9.79億元健保支出。如與拜登同爲攝護腺癌,且符合轉移性、基因突變,在臺灣就可符合健保用藥,有助增加1年存活率。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本次擴增給付的藥品爲olaparib及niraparib。在卵巢癌、輸卵管癌及腹膜癌的治療上,擴增給付於「具HRD陽性且含致病性BRCA突變或基因不穩定」者。使用olaparib於合併治療,可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17.9個月,費用約147萬元。使用niraparib,則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11.4個月,約140萬元。

在早期乳癌治療上,此次擴增olaparib的給付於「具germline BRCA1/2突變並HER2陰性高復發風險的早期乳癌」,可降低42%侵襲性疾病、43%遠端疾病的發生風險,費用約75萬元。

至於攝護腺癌,則給付olaparib於「具germline或somatic BRCA1/2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突變」患者,合併治療費用約204萬元。臺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說,約十分之一的晚期攝護腺癌患者有BRCA1/2基因突變,過去的治療方式包含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如今則多了新選項。比起未使用者,約增加1年的存活率,可維持病情不惡化。

王弘仁建議患者先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瞭解基因突變。若與拜登病情類似,即攝護腺癌轉移,又有BRCA1/2突變,即可符合健保用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