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壓力升溫 汽車市場 力抗雙重考驗

近年來,全球多國以保護本土產業及強化在地供應鏈爲由,陸續對外國品牌汽車課徵額外關稅。例如美國針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歐盟也開始對特定進口車型啓動反補貼調查。這一波關稅政策直接推升進口車成本,導致價格向終端市場轉嫁,消費者購車意願隨之下滑。業界預估,今年高階進口車市場的銷售量可能下跌5%至8%,而電動車市場的成長速度也將趨緩。

在臺灣市場,雖然整體汽車銷售仍以國產車爲主,但受關稅波動影響,部分仰賴進口零組件的品牌同樣面臨成本壓力。汽車公會人士指出,電動車電池與動力系統多仰賴國外供應,若關稅持續提高,國產車售價也可能被迫調整。加上國際物流與原物料價格仍居高不下,使業者獲利空間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