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指開口堤釀災 水利署:臺日皆採用!將建置超級堤防
▲總統賴清德5日下午前往花蓮關心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後復原重建工作。(圖/總統府提供,下同)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5日下午前往花蓮關心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後復原重建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花蓮縣立委傅崐萁多次提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主要是堤防未能發揮功用、潰堤所致。對此,賴清德在視察馬太鞍溪堤防時,便特別關心溢流狀況,現場水利署官員表示,開口堤在臺灣主要河川種相當常見,此次致災主要是因多點溢流,與開口堤並無直接關聯;並強調鳳林擁有一座超級堤防,未來馬太鞍溪堰塞湖也將比照,建置一座超級堤防。
賴清德在聽取報告時,水利署表示,目前首要目標是明年四月復健原來土堤,後年年底建構超級大堤。原來土堤部分,將分成三層,從土層、太空包到頂塊,以三重保護確保可以抵擋更多洪水侵害,同時防水性更佳。
賴清德詢問河川水面水流順暢與否與水位監測問題時,水利署表示,現行堰塞湖上流仍有大量土方,會持續隨着水流往下衝刷,預計下禮拜二就會進駐大型機具,目標是將河道清出五米深的水流,預估明年底前完成600萬方疏濬,同時建構穩定的水流槽路,進行系統化治水,確保避免再度發生淹水災情。
簡報結束後,賴清德特別追問,有關馬太鞍溪堰塞湖建置開口堤是否因此釀災?水利署迴應,開口堤在臺灣、日本都相當常見,以臺灣爲例,24條主要河川中就有15條河川爲開口堤;此外,包括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在內,臺灣還有65處都採用開口堤方式,並非花蓮獨有,事實上,開口堤還有方便市區排水、保護堤防等功能。
水利署強調,花蓮災情主要是因爲多點溢流,導致堤防被破壞。現行目標在明年汛期前,至少清三百點,甚至會會努力衝到五百點,儘快恢復到100年防洪頻率標準。
水利署指出,以鳳林擁有一座超級堤防,馬太鞍溪堰塞湖未來也將比照鳳林,建置一座超級堤防,時程規劃明年先進行既有堤防修復、後年再開始建構大堤防。